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她力量”绘就节水兴农新篇章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李亚新
  • 2024-09-23 16:36:3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平衡水资源短缺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于2021年发布“母亲水窖”2021年—2025年升级规划,其中将农业用水纳入项目实施范围,通过建设高质量节水农业工程、配备节水农业设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打造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在百事公司的支持下,中国妇基会2022年发起“百事乡村振兴农业节水”项目,在甘肃和河北两省12个村庄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节水设施工程,积极组织妇女参与农技培训活动,取得显著的节水增效成效。

三年来,“百事乡村振兴农业节水项目”深入田间地头,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技培训”的项目模式,充分发挥广大乡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独特作用。

在甘肃省民勤县珍宝村,项目维修加固灌渠,极大地降低了灌溉水的损失率。该村妇联主席王玉凤说:“项目建成后不仅节省了大量灌溉水,还降低了妇女们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

在河北省丰宁县城根营村,项目为村集体的果蔬产业园80亩现代化大棚引进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铺设滴灌管线。“在项目的帮助下,今年平均亩产提高超300公斤,亩均减少化肥用量3公斤,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佩仿说,“项目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妇女们的劳动强度,还帮助她们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使她们更有底气。”

项目不仅因地制宜地建设农业节水工程,还组织了多场节水技术培训与现场演示,让科技的力量直抵田间地头,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快速掌握新技术,成为节水兴农的排头兵。她们利用所学知识,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灌溉方案,精准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品质,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科技力量。

根据甘肃、河北两省项目地的气候、水利特点,项目开发了“输水系统节水”与“田间灌溉节水”两套综合节水方案。这些方案不仅着眼于用水效率优化升级,还深入田间,通过开展农艺节水、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等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村村民杨晓芳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她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浇地全靠水塘和井里的水,漫灌之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现在有了项目支持的高效节水灌溉区,我们不仅节约了30%的用水,还大幅减少了化肥用量,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庄稼长得更好了。”

“今年的紫花草产量提高了约20%,因为我们浇水技术不一样了,以前紫花草从来没有这么旺盛过。”甘肃省高台县曙光村村民盛萍说。她逢人便展示地里沟槽的薄膜下面埋着的水管,可以让水肥实现精准滴灌。

截至目前,项目覆盖灌溉农田总面积达1.38万亩,亩均增产约47公斤,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超过0.6,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发展。

与此同时,“增产增收”的农业生产理念也正在项目村发生着深刻变革。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培训下,妇女的意识也悄然改变。“我以前觉得节水就是省水,原来错误的灌溉方式才是浪费水,有好的设施和技术以后,即使扩大生产规模也能节水。”项目打开了妇女们的眼界,让她们对节水农业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培训,妇女们还明白了,节水灌溉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的持续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些承载着丰收与希望的土地上,“百事乡村振兴农业节水项目”像一场节水兴农的生动绿色实践,让广大乡村妇女从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者,逐渐成长为乡村绿色转型的推动者。未来,凭借她们独有的坚韧与智慧,必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亚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