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蓝天碧海,白浪逐沙,福建省东山县澳角村风光秀丽、游人如织。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考察,得知村里海产品购销两旺、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他对围拢过来的村民和渔民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总书记的一番话,再次温暖激励了这个小渔村。早在23年前,村民们就真切感受过这样的深情厚爱。2001年7月15日,在澳角村村民郭汉栋的三层新居里,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听到澳角村从以往“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到当下“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的汇报后,他非常高兴,动情描绘出新的小康蓝图:“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
两次考察,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从奔小康到促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农村发展蓝图在实践中不断升级,“一定会有”彰显的信心与承诺始终坚定。这份信心来自哪儿?就源于我们有底气、有能力将蓝图愿景化为现实图景。
澳角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3年过去,与总书记首次考察时相比,澳角村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年的小康愿景早已成为现实。近年来,澳角村的海洋捕捞、海产品养殖加工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海鲜电商、海景民宿、餐饮观光等新业态风生水起,去年人均纯收入达5.8万元。从“三不起”到“四看”,再到如今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渔村”,澳角村的“进阶”之路清晰可见,也用实践证明了“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
从全局的视野看,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基础愈发坚实、条件渐趋完备。硬件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软件上,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城乡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有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支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一定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
当然也要看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不可能凭空而来,归根结底要由一个个具体的村庄聚合而成,要靠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奋斗。为此,要着力建强村级党组织这个基层战斗堡垒,选好配强发展带头人,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依托山海林湖等乡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特色富民产业,齐心协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眼下,澳角村这个当年的小康村典型,正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进。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澳角村”在广袤大地上精彩绽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