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以下简称“国合署”)签署了关于实施“苏丹红海州减贫助农救助项目”的协议。这是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后,FAO与中方合作实施的首个南南合作项目。该项目将向苏丹红海州8000个中小农户提供种子、饲料和渔具等农业投入品,并通过技术援助、流域治理和市场准入能力建设等举措,提高当地农牧渔生产水平,助力减贫增收,快速缓解当地粮食不安全状况。
苏丹高度依赖农业,全国近6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去年,因受不利因素影响,苏丹白尼罗州、杰济拉州和森纳州等粮食主产区大批粮田被毁,粮食播种面积锐减,全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粮食安全危机。上一个收获季节,苏丹全国粮食总产下降46%左右。目前,苏丹约有2560万人遭受严重饥饿,约占该国人口的一半。
在此背景下,FAO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司牵头FAO驻苏丹代表处向国合署提出了利用中国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资助“苏丹红海州减贫助农救助项目”的申请。该项目援助金额200万美元,实施周期为18个月,将聚焦以下四个领域:一是向弱势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和农具,提高粮食和蔬菜的生产水平,满足食物供给需求;二是向中小牧户提供饲料和兽医服务,增加肉、奶等供应,改善营养状况;三是向选定的渔民提供渔具和用于水产品运输和市场售卖的冷链系统,提高渔民收入;四是开展小流域治理和农田修复,增强当地农业生产的韧性。
FAO驻苏丹国家代表杨红杰介绍,该项目以直接的农业投入品援助为“引子”,重点在于“授人以渔”,通过南南合作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畜牧养殖、鱼类保存与加工和补充灌溉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增强市场准入能力,以带动约40万农牧渔民增产减贫。
中国驻苏丹使馆临时代办张向华表示,中国与苏丹两国关系历史悠久、深厚牢固。苏丹红海州减贫助农救助项目是中国政府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
FAO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司司长叶安平表示,近年来,FAO与国合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为推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在国合署的大力支持下,FAO正快速推进多个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国别项目、区域项目的准备工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