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品进博新滋味 共赏农技新成果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见闻

2024-11-06 13:0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婧

金秋已至,黄浦江畔,万宾云集。

11月5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3500家参展企业参展,吸引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共赴沪上“进博”之约。

“进博会是我们了解中国客户需求的重要渠道。”“我们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寻求到新的合作机会与伙伴。”多位参展商表示,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商品、开拓市场、增进交流、实现价值的大舞台,而且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享未来的诚意和胸怀。

老友齐聚带来最新农食产品

走进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一阵阵肉香、果香、酒香、奶香扑鼻而来,引得参展观众纷纷驻足展台、逐一品尝。作为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进博会致力于打造世界新品、精品入华的“首秀场”,多位进博“老友”携新产品亮相。

泰国大虾、澳洲牛肉、越南八爪鱼、东南亚调味品……七届进博会的“全勤生”正大集团展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其中,首次亮相的黑虎虾吸引众多参展观众驻足了解。“我们引进了太平洋海水养殖优质虾苗,还在饲养过程中投喂益生菌,大大降低了虾的疫病率,所以虾的品质高、口感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正大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张曙晖介绍道,“我们希望在今年的进博会上推广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更多专业采购商建立双赢合作关系,开发更多新产品。”

“蒙古国地广人稀,牛全部都是散养在天然牧场的,喝的是大草原上的纯净水,每天运动量有保障,牛的心情好,牛肉才会更加紧实、细腻。这款牛肉干不含任何添加剂,非常健康,适合老人、小孩和健身人士。”展商陈一铱边邀请记者品尝边说,“这是我们公司第三次参展进博会了,但我们牛肉干产品去年才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希望能够通过本届进博会扩大产品出口量,让蒙古国的牛肉干出现在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展区一隅,新加坡食品企业展台飘来阵阵咖啡香气。第二次参展的进博“老友”金源源公司带来了燕麦奶可可、低因咖啡等多种新产品。“新加坡传统咖啡在烘焙过程中加入了牛油和焦糖,所以尝起来苦中带甜,风味独特。”金源源公司品牌策划经理孙昱轩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和中国当地的多个酒店以及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正在大力拓展中国市场。“我们希望能在这次进博会上与更多采购商建立联系,打响品牌知名度,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尝到传统新加坡风味。”孙昱轩说。

新朋云集期待打开中国市场

过往六届进博会,年年都有新成果,世界有目共睹。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企业认可的同时,进博会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首次来到“四叶草”的新朋友,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不断注入新活力。

“我们的牛油果油、杏仁油等产品,相比于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常见食用油,有着更高的烟点,更适用于油炸,同时脂肪含量更低,更加健康。”首次参展进博会的南非展商凯文·吉尔伯特(Kevin Gilbert)告诉记者,“进博会太神奇了!这应该是我们参加过的最大的展会!虽然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美国、英国、波兰等多个国家,但目前还没有中国客户,希望能够在本次进博会上找到中国经销商,帮助我们的产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来自巴西的优质牛肉引得观众驻足拍照。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雯祎 摄

国机海南中国成套香港有限公司展出了涵盖粮食、热带水果、野生深海鱼、肉类、特色饮品五大品类的30余种农产品。国机集团国机海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济波表示:“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与他们建立联系、达成合作。在此期间,我们将与哈萨克斯坦、巴西合作方签署协议,共同推动实现以农机换粮食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将当地优质农产品进口到中国,另一方面把中国先进的农业装备和技术推广到当地。”

今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不少巴西展商跨越半个地球首次来到中国参加进博会,除了大豆、牛肉等王牌农产品,还带来了芝麻等还未出口中国的产品。“巴西的芝麻产业一直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参与度的提升,芝麻的产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马托格罗索州谷物生产者协会负责人恩里克·佩罗拉(Henrique Perola)说,“我们希望巴西芝麻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一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科技加持提供农业解决方案

除了色香味俱全的农食产品,进博会上各参展商将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新探索、新实践也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德国企业,拜耳集团旗下的作物科学事业部带着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成果参展进博会。守护根系健康的根域守护品牌、作物保护的全新研发方式“拜耳农匙”、土壤微生物降解农药废液装置水乐洁、一站式植保飞防服务专业平台“飞将军”、五大玉米新品种……拜耳作物科学“双展台”全方位展示着围绕再生农业和种业创新的探索成果,也致力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拜耳方案”。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德国企业,拜耳集团旗下的作物科学事业部带着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成果参展进博会。守护根系健康的根域守护品牌、作物保护的全新研发方式“拜耳农匙”、土壤微生物降解农药废液装置水乐洁、一站式植保飞防服务专业平台“飞将军”、五大玉米新品种……拜耳作物科学“双展台”全方位展示着围绕再生农业和种业创新的探索成果,也致力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拜耳方案”。

绿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在技术装备展区,日本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首次参展的纸膜插秧机十分引人注目。“这款纸膜插秧机通过在耕地上覆盖纸膜的方式阻隔阳光,以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农药使用量。同时,纸膜经过四十到五十天的时间便能够自动降解,转化为有机物还田,给作物充当肥料。”展台负责人张庆说,“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于‘有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次参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展出首日已有百余名观众表示了对纸膜插秧机的兴趣。”

当前,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走进先正达集团展台,只见一位工作人员轻轻点击几下鼠标,某农田的气象情况、土壤状况等详细信息就出现在了大屏幕上。“这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MAP智慧农业平台能够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时期对农场进行智慧化管理,是名副其实的‘田管家’。”先正达集团中国MAP数字农业部副总经理冉得才告诉记者,MAP智慧农业平台可为作物生成“体检报告”,如果作物长势出现异常,平台会及时反馈给农户并提出应对方案。目前平台已帮助全国超过30万用户管理1亿余亩农田,巡田效率提升70%。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董家琛 姚雯祎 李芸聪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