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打工记”

2024-11-25 23:02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李忆宁

天色刚刚破晓,杨大姐家里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吃完早餐,把小孙女送到学校,杨大姐就匆匆赶到洼垤烤烟分级点,开始了一天的“打工记”。

来到洼垤烤烟分级点,摆放整齐的烟框里堆满了黄金叶。十多名工人身着红色马甲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烟叶分级工作,“身份核查、烟叶分级、装框、定级、称重、打包、装车”,整个分级流程井然有序。

家住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洼垤乡的杨美玉,今年刚满45岁,在家里,她是贤惠的妻子,吃苦耐劳的母亲,慈祥的奶奶;在外面,她是雷厉风行、经验丰富的杨大姐。

杨美玉分拣烤烟。林萍 摄

“前些年为了生活两口子一起出去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家中老人小孩也顾不上。”杨大姐说。“现在,家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就业机会也多了,从年初到年底,每天都能有活干,顾家挣钱两不耽误。”

在洼垤乡,烤烟产业是当地发展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由于户均种植规模较大,好多烟农都要请工干活,这就带动了村里劳动力的就业。

“杨大姐虽然自己不种烤烟,但是常年干的都是烤烟生产的活,已经是半个‘烟专家’了,我们好多种植户都要抢着请她来给我们种植管理嘞。”种了50亩烤烟的大户老马对杨大姐的评价很高。

烤烟种植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耕整地、起垄打塘、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每个阶段的烟田里都有杨大姐的身影,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专业的烟叶产业工人。

除了赚取务工收入,杨大姐还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给种植大户种烟,每年还有小一万的地租收入。“在村里给种烟大户们打工我一天也能赚一百多,一年下来能赚三四万元,还不用投入任何成本,也不用担风险,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杨大姐给自己算了一笔账。

“每年一到八九月份,我就更忙了,先是忙着给雇主家烟叶下杆分级,我还报名了去分级点分级助收。”除了生产管理,杨大姐还是分级能手。“每年收烟时间就这两个月,在合作社打两个月工我又有八九千元的收入。”

除了产业工人,杨大姐还有另一个身份——“大队长”,由于工作经验丰富,人缘又好,许多种植大户找工人都要先联系杨大姐,由她统一组织村里劳力富余人员,派工给各个有用工需求的种植大户。慢慢地,由杨大姐带领的工人们组成了一个综合服务队,专为产业大户们提供农事服务。

“有了杨大姐的联络,我们可以不用出去打工,在家一年到头都能有活干,家里还能养猪养牛。”村民李阿花说。“有些我们不太擅长干的活她还会组织我们培训,这样我们干着效率高了,雇主也满意。”

“我们用工量大,以前自己联系找工人,还要开车去接送,提供餐食。有人爽约很难再临时找人,现在只要联系杨大姐,说清需求,她就能帮我们找好工人,给我们省了不少精力呢!”老段对杨大姐赞不绝口。

接下来,杨大姐打算继续壮大她们的队伍,让村里闲置的劳动力有活干,让产业大户们有人用。

作者:林萍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