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我家摆酒席,需要半边猪、15只鸡、15只鸭,鸡鸭都要先办好,帮我准备一下?”12月2日,顾客发来求购信息。
“好嘞!但是要先说清楚,我家的土猪肉要每斤25元,活土鸡、活土鸭分别要每斤45元和15元,您老信得过我,我保证给您准备妥当!”家住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八角社区的杨玉文回答。
“我是第三次订您家货了,还能不相信您?”
“谢谢,没问题!”
2022年底以来,像这样的对话,经常在杨玉文和顾客之间发生。
今年54岁的杨玉文1990年入伍奔赴西北某部服役,在部队曾多次受到嘉奖并荣获“最佳老兵”称号。1993年退役返乡后,他跟绝大多数农村退伍老兵一样,凭着一身胆识和良好体魄外出打拼,收入可观,顺利娶妻生子。
但是,2022年初,杨玉文被发现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反复告诫他,以后不能再从事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时候,他上有寡母,中有妻子和一个智力残障的弟弟,下有三个孩子,而且最小的儿子还在念初中,怎么办?
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见多识广的杨玉文很快发现,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城步,用传统方法饲养土猪、土鸡、土鸭是条不错的致富路子,于是决定尝试一番。
杨玉文利用自家处于城乡接合部的优势,租用一家废弃工厂办起了家庭养殖场。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第一次花费重金购回的猪仔和鸡苗、鸭苗迅速“全军覆灭”,杨玉文深切感受到了无助。
好在城步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农业农村局同时向杨玉文伸出援手:一方面,送他免费参加省、市种养培训和养殖大户参观活动;另一方面,帮他改建原来不通风、不透气的养殖场所,并想办法给他解决了一定的启动资金。
与此同时,在一位市人大代表的牵线搭桥下,城步一家大型旅游酒店的老板给杨玉文吃下一颗定心丸:“只要你能养出真正的土猪和土鸡、土鸭,你养多少,我要多少,而且价格一定长期坚挺。”
2022年下半年,杨玉文的家庭养殖场再次“起航”。这回,他将在部队学到的“协同作战”方法用了起来: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成了家庭养殖场的技术顾问,指导如何保障家中畜禽的质量;弟弟成了劳力,专门负责种植萝卜白菜等蔬菜作为养殖饲料;妻子和孩子负责帮忙打下手……
“为了保证土鸡、土鸭足够‘土’,杨玉文用大粪养虫喂鸭,用糠土养蚯蚓喂鸡。至于土猪,他自始至终坚持熟食喂养,还将牛骨、猪骨等打成骨粉加入饲料,提升猪肉品质……”八角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荣龙介绍。
2023年春节前,杨玉文家庭农场饲养的10余头土猪和150多羽土鸡、土鸭先后出栏,水到渠成赚取第一桶金。杨玉文同时赚取到的,还有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说一不二的可贵口碑。
有了第一次成功,从2023年开始,杨玉文适当扩大规模。年底一核算,他乐了,带着久违的西北腔说:“我年纯收入超过8万元,美得很!”
“一朝入伍,军魂入骨。”尝到家庭养殖场甜头的杨玉文,面对方圆几十公里赶来学习取经的父老乡亲,无不倾囊相授。
“我不会躺在成功上睡大觉。”杨玉文信心满怀地说,“今后,我要将家庭养殖场逐渐发展成现代化家庭小农庄,真正做到用足够的‘土’创造足够的‘美’!”
作者:冯世民 陈科帆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