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小镇迎来新“曙”光

2024-12-05 21:15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王晓乾

初冬时节,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镇宝青山村吉林省大乔粉业有限公司院内,一杆杆、一片片晾晒的粉条,成了村落里一道别具乡村风味的“风景线”。

三青山镇气候和地形条件独特,这里种植的土豆产量高、个头大、淀粉含量高,是制作粉条的优质原材料。每年到农闲时节,村民忙碌赶制加工手工粉条,尽管经过时代变迁,但是三青山粉条传统漏粉工艺一直延续至今。

今年64岁的初景德家住三青山镇前伏山村,目前在宝青山村大乔粉业公司做漏粉指导工作,想起当年漏粉,初景德记忆犹新。他从19岁开始跟本村粉匠学习粉条的制作,如今已经做了40多年。他说,为保证当天制作的粉条能够晾干,一大早,大乔粉业就开始热闹起来,打芡、和粉面子、掌瓢、打面、漏条、煮沸、拨锅挽粉条、洗粉提粉、上杆定型、控水后送晒粉场挂杆晾晒,还要进行抖散、翻晒,晒好的粉条才能抽杆捆扎,每天的“下粉”环节必须在日落前完成。

为了将传统手工粉条制作工艺传承下去,打造粉条标杆,去年宝青山村村民乔健国在三青山镇成立了大乔粉业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争创致富新门路。目前,该公司每天加工干粉1万斤、鲜粉3万斤、粉丝生产在3000斤左右。

三青山镇马铃薯种植、马铃薯粉条加工生产历史悠久,被誉为“马铃薯粉条之乡”。“三青山粉条”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享誉吉林省,市场辐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三青山粉条在传统系列品牌基础上,以传统手拍粉技艺为基础,依托本地粉匠村落文化资源,在传统漏粉手艺基础上,创新开发,一方面可以传承传统技艺,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乔健国说。

走进大乔粉业的车间,一片忙碌。孙明祥是当地知名的老粉匠,他在现场亲自指导,观察漏粉的各项指标。打芡、和粉面子、掌瓢、打面、漏条、煮沸等所有环节一样都不少,漏好的粉条被推进冷冻车间,经过冷冻后再进行消冻处理,将粉条表面的冰敲掉,进行晾晒,这样的粉条更有筋道儿。

三青山镇前伏山村村民于海琴在公司做切割与包装工作。在包装车间,当地村民成了这里的长期工,月收入可达4000元,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在这里打工,该企业目前每天用工量在六七十人左右,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乔健国说,公司成立1年多来,周边县区的人都知道这里传统手工加工制作的粉条,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订购,粉条远销省内外。

三青山镇镇长黄金春表示,近年来,长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特色产业,充分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精心规划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产品加工等功能板块。以加快培育链主企业为引领,通过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扩大种植覆盖面,延伸产业链,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全力推动粉条产业链发展。

一根根雪白亮丽的粉条,不仅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乡记忆,还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作者:王春胜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