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滩陂旁磋家常

2024-12-06 10:5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葛羚羚

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禾市镇桥丰村,有一处始建于五代南唐时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槎滩陂”,至今仍在滋润着这片土壤;在禾市镇,有一个活跃在乡村的群体“禾新力”小队,经常组织村民围坐在一起,磋商村里的大事小情。

农村生活,难免产生矛盾摩擦,如果事事仅靠镇村干部出面,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过高。“槎滩陂”主坝连着国渡村芳溪自然村,副坝连着桥丰村槎山陂自然村,宛如一双强有力的手,将村与村凝聚在一起。“受此启发,我们以党建引领为基础,将分散在各村的老党员、法律明白人、爱心妈妈等村民中有威望、责任心强的群体召集在一起成立‘禾新力’队伍,让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实现矛盾快速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禾市镇党委书记匡敦芙表示。

目前,禾市镇22个党支部、19个村(社区)已组建共300余人的“禾新力”队伍,通过“现场会”“板凳会”“巡演会”等形式听民声、解民忧、办民事,成为当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

“现场会”解难题

“牙齿和舌头还避免不了打架,在农村,家长里短数不过来,一些看似小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长年活跃在村民中间,江北村党支部书记贺勇对第一时间解决矛盾非常看重。

此时,贺勇叫上了村里“禾新力”小队一起上门帮助村里刘家两兄弟解决问题。大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背对背”与“面对面”,开个“现场会”。

“‘背对背’就是分别走访了解情况、核实重要信息,‘面对面’则是在大家的见证下把两家人叫到一起当场解决问题。”贺勇介绍。

眼看着这么多人在帮他们家,有的讲清政策、讲明道理、讲透利弊,有的则跟他们两家一起细算亲情账、经济账、名誉账、时间账,最终,刘家两兄弟在“禾新力”小队的见证下,明确了宅基地边界,双方各退一步,问题迎刃而解。

“邻里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是我们想看到的。”贺勇说。

不仅是村里自己在努力,今年9月,江西省委政法委驻江北村工作队针对农村妇女较多的现状,经各村小组组长推荐,将热衷参与村内事务的8名妇女召集在一起成立“巾帼帮帮团”,并纳入“禾新力”队伍。团队成员在村“两委”的牵头下,利用对村“人员熟、地域熟、情况熟”的优势,加强与“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村民间的衔接配合,协助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创建等工作,有效减轻了村“两委”工作压力,也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奔走在田间地头及时解纷,活跃在村头巷尾说事评理,禾市镇的“禾新力”队伍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7起,如同槎滩陂一样搭起了“连心桥”,有效筑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板凳会”集思路

槎滩陂是财富,可有时也会带来“烦恼”。

“路边有棵大树枯萎了,枯枝脱落,我觉得容易出安全隐患,村里是不是应该派人来清理下。”

“暑期游客太多了,村里要再找地方建停车场,不然满足不了停车需求。”

这些都是村民表达的现实需要,如何解决?“那就让大家围坐在一起敞开说,有啥建议我们一并反映上去,这样效率更高。”桥丰村党支部书记蒋棋明召集村民开了场“板凳会”。

没有桌椅、没有发言稿,只有一把把板凳,镇、村“禾新力”成员和其他村民围成一圈。

“像我们这些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虽然来村里的游客不少,但有时还是感到挺孤独的,无人倾诉,希望村里给我们这些老年人提供一个专门的活动场所。”

听了村民的陈述,蒋棋明发现问题还真不少。“不过乡亲们放心,你们的诉求我们会马上处理。”带着村民的建议,蒋棋明积极向上汇报,争资争项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项目今年开工建设、已经竣工验收,改建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更多的活动场所。同时,针对槎滩陂景区部分设施老化问题,禾市镇立即组织人手将枯萎树木截去腐坏树枝,今年暑期前又在景区入口附近新建了一处临时停车场,保障了游客和本村村民的停车需求。

在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丰垅村,“禾新力”们聚焦60岁以上老人养老和14岁以下儿童看护等问题,整合盘活闲置村小校舍,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爱心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亲子互动、趣味绘画、急救科普等活动30余场。

“小切口”连接“大民生”,“小支点”做活“微治理”,禾市镇依靠一张张小板凳,不断丰富商议形式、拓宽议事渠道,促进村民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实现“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目标。

“巡演会”易风俗

冬风微拂,在圩镇居委会的全民健身广场,“禾新力”队伍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主题巡演开演。

禾市镇老年体协主席邓恢荣积极响应号召,在“禾新力”架构下又专门组建文艺巡演队伍,开展“幸福百姓大舞台”等宣传教育活动,表演的《常回家看看》《五朵金花孝敬婆妈》《回娘家》等一个个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倡导村民改善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大力弘扬勤劳节俭、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近年来,当地先后开展两届“禾市好人”评选,沙里村张茂琴荣登“中国好人榜”,3户家庭入选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先进典型,江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拍即合的我们》视频荣获吉安市“移风易俗大家谈”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奖,6户家庭被评为2024年泰和县“最美家庭”。

“通过听民声、解民忧、办民事,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禾新力’就在身边,让村民习惯于家长里短都有人帮、都有人商。我们将继续壮大‘禾新力’队伍,挖掘更多能为乡村治理贡献力量的群体,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探索出‘合适’的基层治理模式。”匡敦芙表示。

作者:尹美浪 刘芬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