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山桃村的乡亲们并没有想到,村诊所赵家的闺女赵玛琳最终选择了从省会西安回到村里;也没有想到,放弃了上市药企陕西省区域经理职位的她,会选择回村种苹果、帮大家卖苹果。
延安瑞雪苹果果园实景。
现在,赵玛琳和她的绿牙牙种养植合作社,每年可以卖出四五百万斤延安苹果等各式农产品。一辆又一辆的货车,会将她的延安苹果从黄土高坡的山桃村输向北京、广东、浙江、福建等多个省份的顾客。返乡创业单打独斗的她,现在已经拥有六名固定员工、三十多名农闲帮工,最高峰需要找上百村民来帮忙。
在果农新一代的共同努力下,延安苹果正在以新品种、新形象、新品质,打动更多顾客,品尝到延安苹果的甘甜。目前,延安苹果全产业链产值已达506.7亿元,农民经营性收入超6成来自苹果。“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达92.45亿元,位列全国水果类第三名。歌谣里传唱的“陕北好江南”,正在把一颗颗苹果,变成农民勤劳致富的“金果果”。
一路逆袭 从中专生到省区域经理,再到果农新一代
赵玛琳陪同采购商测试苹果口感。
在邻居印象里,赵玛琳并不算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当初也只是考了一个医药技校,在我们同学里不算拔尖,甚至还比较靠后”,玛琳说,“同学们对我的共同印象,应该是比较脚踏实地,还有点执拗。”
凭着这点执拗劲儿,读完中专之后,赵玛琳工作期间又自修了大专文凭,也换了几次工作,最后在云南白药、贵州益佰等药企,做到陕西省区域经理等职位。
“我在西安待了整整十年,待到2016年,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回村”,她说。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父亲的果园那一年大丰收,品质也好,却遭遇了一波地头收购价下跌的行情,她需要帮父亲把苹果卖给直客,尽可能挽回一点损失。
她接手父亲10亩果园的销售,是从朋友圈开始。在西安的十年,玛琳在工作和生活中交到了不少朋友,从不惮于避开自己是果农二代出身,不少朋友都在每年苹果季收到过玛琳父亲果园的苹果。
“当时的电商环境还没有现在这么成熟”,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只能在邮局发快递,每天要开着小三轮在果园和邮局之间折返,一车最多拉几十箱苹果。最高峰时,她每天要手写200多张快递单,要跑邮局五六趟。现在,她只需要手机一点,顾客的订单、集采批发商的订单就会处理完成。快递公司也专门在她们村设立了服务点,会直接上门取货,比9年前方便多了。
目前,延安绿牙牙种养植合作社与本来生活网、北京果多美等多家精品渠道达成长期合作,她和村民的瑞雪苹果长期销往广州、东莞、嘉兴等多个全国一级水果批发市场的精品型档口。
主动做果树升级 选择“国货之光”瑞雪新品种
赵玛琳父亲的10亩果园已经全面转向新品种瑞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延安种植苹果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1940年,针对当时蔬菜瓜果种类单调、品种少、质量差的状况,陕甘宁边区组织引进了国光、红玉、黄元帅等苹果苗木,开启了延安现代苹果种植的历史。
发展至今,延安已经成为全国苹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国每10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延安。延安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较高、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高品质苹果的生长。延安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已经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年来,顾客口味偏好有所变化,尤其是南方顾客,整体口味偏向选择甜度更高的果种,传统的红富士已经不能满足新一代顾客的口味需求。赵玛琳等新一代果农把目光转向了新品种——瑞雪。
瑞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培育出的新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誉为新一代苹果“国货之光”。瑞雪的果型圆润端庄,味道甘冽脆甜,果香馥郁,不需要凑近,都可以闻到清爽的复合花果香。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瑞雪苹果可以检测到68种香气物质,比红富士多出17种,能吃出玫瑰香。
在一些高端超市,瑞雪平均一颗的售价要在10多块钱,礼盒装特大果要在每颗20块钱以上。“既有颜值,也有甜度”是顾客对它的评价,瑞雪的颜色是清爽的绿色,甜度可高达15.6个糖分单位,拥有九分甜、一分酸的绝妙平衡。
当前,以瑞雪、秦脆、鲁丽、红思尼克等为代表的新优品种,在延安苹果的占比已经接近20%。越来越多的果农新一代,主动升级,把苹果树更新换代到了更符合当代顾客需求的新品种。
“三个100万”的背后:品控是关键
所有苹果装箱前,都需要经过合作社人工筛选。
从考出延安学医药,到重回延安种苹果,赵玛琳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了”。她反而觉得自己发挥价值更大、成就感更高,更能找回自己的“本心”。“我爸既是村医,也是果农,我从小也在果园里长大”,她说,“我们的苹果这么好,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吃到?我选择回家,就是想把我们村、我们延安的苹果打出名气!”
赵玛琳认为,打响“延安苹果”公用品牌,标准是关键。按照延安市此前专门制定发布的《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赵玛琳要从产地种植、病虫防控、绿色生产、有机生产、周年管理、预包装、贮藏等16个方面管理果园。
目前,所有绿牙牙种养植合作社出品的苹果,都要做到“三光一净”:无软伤、无病疤、无污迹、果面要整洁干净。为此,她还专门与当地同行合作,礼盒级的精品苹果,都会用上绿萌数字化设备进行分拣——只需把苹果送上传送带,数字化设备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苹果的大小、重量、色泽、甜度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拣,并分类装箱。精细化的人工筛选,加上智能化的数字设备,两者结合才能保障更高要求的产品品控。
正是因为严格的品控标准,赵玛琳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个百万斤单品。“延安红富士,每年100万斤;瑞雪苹果,去年也做到了100万斤。”就在今年年初,她增加了第三个“100万单品”——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玉露香梨。今年年初,她响应政府号召,作为延安电商人才代表去帮助邻近的山西隰县搭建玉露香梨销售渠道。“今年黑悟空突然爆火,取景地隰县被更多人看到,我的玉露香梨也很快成为了我的第三个百万单品。”
再算上红思尼克等其他小品种苹果、小米、五谷杂粮,今年赵玛琳可以完成四五百万斤的苹果等农产品销售。现在,她也在尽自己的能力,回馈当地村民。她曾经在延安果农微信群为大家分享品牌和品控规范的重要性,听众有4000多人。她的绿牙牙合作社,不仅会帮助村民搭建销售渠道,还会为签约果园提供技术指导、羊粪等肥料供应。
去年,赵玛琳的入党申请书终于正式通过。“互帮互助才是真的强,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她说。黄土高坡上,延安山桃村的苹果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宋文鑫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