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进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牛七条”),全力推动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不断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据了解,“牛七条”主要针对肉牛良种推广、优质饲草料保障、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建设、动物疫病防控、肉牛生产增量提质、脱贫地区及脱贫群众发展肉牛养殖、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制定了7项政策措施,每项措施都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奖励、补贴,以此提振肉牛养殖主体的信心。
在支持良种推广上,云南主要通过进行冻精补贴来扩大云岭牛、华西牛、文山牛等地方优良品种肉牛的养殖量,并对符合条件的种公牛站,按照每剂冻精10元补贴,单个主体当年补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在支持饲草料产业发展上,补助品种包括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饲用黑麦、饲用高粱等优质饲草,兼顾各地有饲用需求的特色饲草品种,实施粮改饲项目的原则上每吨不超过60元,实施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的每亩补助不超过600元(仅对苜蓿);在鼓励产业链延链上,引导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生产,通过设施农业投资奖补和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企业完善冷却库、低温分割、冷链运输等相关设施设备;支持动物疫病净化,通过省级评估的每个主体奖励30万元,通过国家评估的每个主体奖励50万元,每个主体最高不超过80万元;在发展肉牛生产上,支持对象包括肉牛年出栏不低于50头并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登记备案的开展饲草种植和肉牛养殖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支持养殖场升级改造,重点支持圈舍、粪污池、青贮窖等设施改扩建,原则上单个项目主体补助资金不超过当年新增总投资额度的15%。支持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冬春燕麦、黑麦草、小黑麦等商品饲草料生产,每亩按不高于300元给予补贴。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每亩按不高于60元给予补贴。
此外,“牛七条”还明确要强化脱贫地区及脱贫群众支持。肉牛产业已成为部分脱贫地区的支柱产业和脱贫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为降低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牛七条”提出,过渡期内,可统筹使用衔接资金对脱贫养殖户(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分类给予一次性奖补,缓解生产压力,稳定基础产能,促进稳定增收。对饲养能繁母牛、肉牛1年以上或饲养1年以后出栏出售的防返贫监测对象、其他脱贫户,可分别给予每头不高于1500元、1000元的补贴;对当年新生犊牛且饲养3个月以上的,可采取“见犊补母”的方式,按每头母牛不高于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防返贫监测对象、其他脱贫户每户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和6000元。未享受过饲草料补助的脱贫养殖户,对种植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或制作成裹装或袋装黄贮、青贮的,可按照每亩(每吨)不超过100元的标准,给予单户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饲草料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肉牛及其他养殖品种因市场价格波动大、导致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养殖户给予奖补,具体办法和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
“牛七条”最后一条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积极稳妥推进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将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肉牛活体、土地经营权纳入可接受抵质押品目录,探索开展相关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肉牛活体贷,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肉牛养殖保险、价格保险,降低养殖风险,对自主开展肉牛保险的县(市、区),在州、县两级财政承担保险费不低于30%的基础上,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奖补支持。
据悉,此次“牛七条”政策执行时间至2026年12月31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