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于千村千面、各美其美的乡村而言,文化如何吸引眼球,又怎样引爆大流量?12月27日,在浙江省召开的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推进会上,来自全省各地近300名乡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以及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代表汇聚一堂,围绕人文乡村建设,尤其是针对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展开了深入探讨。
现场,多位深耕乡村业态的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从业者分享了独到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陈剑平从自身在宁波市东吴镇探索出的“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出发,分析了如何把乡村自然禀赋的“老天爷经济”和文化积淀的“老祖宗经济”磨砺成当地的“老百姓经济”,提出了100种乡村文创经营模式。
图为推进会现场。
眼下,浙江乡村发展正当时,越来越多充满创造力的人才加入,从“输血”到“造血”,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浙江省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新春第一会”中,充分肯定了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建构好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队伍,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人文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2024年6月,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与腾讯公司联合启动实施“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旨在通过人才激活乡村活力动力,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人文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训(第三期)实训班现场。
当前,培训课程已开展三期,累计培育浙江11个地市1059名学员,一大批“看得见、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从田间地头“冒尖”。从线上理论到线下教学,再到入村实训,在浙江这块大地上,短视频和直播渐渐成为乡村的“新农具”。学员们不仅把实事干在田间地头,更把故事讲到千里之外。
“这里的文艺氛围,让人瞬间忘掉所有烦恼!”12月26日,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三期实训班学员们来到美丽的宁海,化身乡村文化直播员组队拍起了视频。从古建筑保护、农文旅融合、非遗传承与创新等乡村业态中挖掘内容亮点,用镜头带广大网友们云游充满艺术范的大美乡村。
“我不仅想做一位会‘飞’的村支书,更渴望整个村庄都能‘飞’起来。”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石庄村党总支书记赵小红在自己的账号里经常以侠女装扮出镜,用“武侠风”宣传自己的村庄。在此次培训中,她积极参加“浙里的乡村最美丽”主题活动,荣获“乡村优秀主播”奖。
这是一场分享人才培育经验的大会,更是一场探寻乡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大会。当天下午,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乡村文化产业分会正式成立,未来将在政府和乡村文化产业之间、乡村文化产业与村民之间、乡村文化产业研究者与主理人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者:周瑞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