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国际热点 详情

从新加坡解禁中国生肉冻品看——政企合力 为农产品出海保驾护航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姚雯祎
  •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董家琛
  • 2025-01-08 08:54:22

2024年11月底,由湖南华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乐食品”)运输至新加坡的生猪肉冷藏车正式发车。这是自2018年封禁后,中国首批出口新加坡的生肉冻品。

新加坡为什么会封禁中国生肉冻品?恢复生肉冻品出口历经了怎样的艰辛?政府与企业又能怎样合作促进农产品出口?记者向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专家了解了中国生肉冻品出口新加坡背后的故事。

 

困境:“非洲猪瘟”导致出口暂停

2021年入选首批原“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现称“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以下简称“国贸优质主体”)的华乐食品,位于全国畜牧业大省湖南省的汉寿县,是一家集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肉制品深加工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对新加坡全方位出口生熟猪肉食品的注册企业。

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仅600多万,却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与联系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航空中心,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新加坡对于进口食品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及卫生标准,华乐食品凭借其工厂的历史信誉、消费者口碑及在新方的良好记录,一直是新加坡的生熟猪肉产品供应商。

直到2018年10月,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新加坡政府对中国出口该国的生猪肉产品实施了封禁,仅接受经高温加工的乳猪、中猪及熟食加工产品的出口。这对于华乐食品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2010年,我们便依靠着具有新加坡出口资质的工厂,开始从事以生肉冻品为主的生熟猪肉出口产业。在新加坡政府实施封禁前,85%以上的产品都出口新加坡和销往港澳地区。”华乐食品董事长王华介绍,“新加坡封禁中国生猪肉产品对我公司出口创汇和周边农户增收产生了不利影响。”

王华表示,为了缓解新加坡封禁中国生猪肉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华乐食品加大了生产和出口熟猪肉制品的比例。即便如此,在封禁前年出口额达到7000多万美元的华乐食品,封禁后最低的一年出口额仅2000万美元。

 

破局:多方努力唤最终解禁

2023年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暴发非洲猪瘟,新加坡食品局也对这两个国家实施了封禁。王华决定利用这个契机,在前几年持续争取的基础上,力争恢复公司对新加坡的生猪肉出口。

“向新加坡申请恢复生猪肉出口,涉及到国与国之间复杂的疫情解封程序。”王华说,“作为国贸优质主体,公司的发展一直得到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帮助。尤其是2023年5月,我们通过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向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申请帮助。同年10月,我们以公司的名义正式向新加坡提出恢复生猪肉系列产品出口申请。”

在申请恢复生猪肉系列产品出口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部积极帮助我国企业争取正当利益,与新加坡食品局等相关政府部门频繁日常沟通联系,并进行两次官方层面的出访与会见,就农产品贸易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解决企业出口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动各级海关、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单位为我们企业提供帮助,指导我们前后多轮次就新加坡方提出的46个清单问题提供专业、详实的解答材料,并通过官方渠道与新加坡食品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持续跟进反馈评估情况。”王华说,“国合司还通过多渠道、多轮次深入了解新加坡猪肉市场最新动态,组织相关专家分析研判,为助力企业下一步打开新加坡冰鲜猪肉市场提供有力支持,并在2024年4月组织部分对新加坡出口的国贸优质主体企业参加新加坡国际食品饮料展,进一步密切双方农业贸易合作与人员往来。”

经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2024年9月,新加坡食品局对湖南省境内非洲猪瘟疫情解控,并同意恢复冷冻猪肉和猪肉产品出口。同年11月,新加坡食品局正式解除生猪肉产品进口限制。

“新加坡对于湖南生猪产品的出口解封,提振了我们每个国贸优质主体企业的信心。预计解封后,我公司每年将增加20亿元人民币的出口创汇。”华乐食品副总经理彭慧锋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合司基本每周都会与我联系,给了我们这些做农产品出口的企业十足的底气。”

 

未来:携手共绘出口蓝图

农产品出口对于中国“三农”发展意义重大。据了解,2024年1—11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额9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95.2亿美元增长3.3%,创历史新高。其中,国贸优质主体发挥了重要的领头羊作用。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地缘冲突不断、气候变化挑战突出,导致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全球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不断受到冲击,国际市场不稳定、不均衡。”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志宏认为,政府在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能够提供有利制度、服务与贸易政策支持,还能培育打造农业外贸优质主体,提升出口产业链价值链,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时,推进国际认证认可和国际标准应用,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重视国贸优质主体发展,从官方层面的交流互动,到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国合司寻求多种途径,助力国贸优质主体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类似受益出口企业还有不少。“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对我们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了许多支持,会经常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切实为我们排忧解困。他们从政府方面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准入标准较高的国家联系、相互引进,并向企业同步这些国家的对于饲料、种猪繁育到养殖整个链条的要求,以及其他信息,是我们农产品出海的坚强后盾。”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生食事业部副总经理郝晓佳说。

而对新加坡出口生猪肉产品的解禁,也给了王华极大的信心。“新加坡的食品准入条件是东盟国家的标杆。我们的产品能够出口新加坡,就一定会在东盟国家获得较高的接受度。”王华说,“今后希望能够通过新加坡这个平台,逐步涉足东盟国家的高端市场,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出口业务范围。”

“在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方面,政府与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因出口优势农产品获益,从整体上获得国际市场开放红利。”农业农村部国合司贸易处处长叶全宝表示,未来,政府与企业可以在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出口产品选择和市场开拓、产品质量提升、国际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交流等方面继续携手,获得长期的“双赢”结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