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萌动的荆楚大地,走进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连片的现代化羊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饲料加工车间的机器轰鸣声与羊群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在这片土地上,兰羊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蒋迪用13年光阴,在荆州农商银行荆州支行持续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将当年20亩的家庭农场,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全产业链企业,书写着新时代返乡创业的传奇故事。
金融纾困:“雪中送炭” 解创业“生死劫”
2011年,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毕业的蒋迪决定发展山羊养殖,在菱角湖创立了晨夕家庭农场。然而创业之路远比想象艰难,“南方天气潮湿,羊又喜干燥,引进的300只种羊,第一个月就死了200多只。”提起创业之路,蒋迪记忆犹新。随着连续三批引种折戟沉沙,晨夕家庭农场基建工程多次返工,短短数年间投入的500万元难见曙光。
正当蒋迪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时,荆州农商银行火车站支行客户经理在“深耕四区”走访中了解了他的难处。经过深入调研,荆州农商银行荆州支行为新成立的兰羊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入首笔80万元信贷资金。这笔“及时雨”不仅让标准化羊舍拔地而起,更让蒋迪在养殖模式上进行创新,解决了羊舍潮湿、不通风的问题,使山羊死亡率从84%下降至4%。3年内,该合作社成员发展121户,覆盖宜昌、十堰、荆门等周边城镇,合作社的经营也开始扭亏为盈。
活水润链:精准滴灌 助企业育新枝
随着养殖场的规模扩大,山羊的口粮又出现了短缺。为解决饲料问题,2015年,蒋迪流转土地220亩种植黑麦和玉米,开设秸秆加工厂,采取“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结合模式,即用山羊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粮食作物,收获的黑麦和玉米可用于饲养山羊;同时收购农户玉米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继续用于山羊养殖,形成“种植作物—生产饲料—养殖山羊”的闭环。
得知蒋迪的发展计划,该行火车站支行提前介入,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机制,联合市融资担保集团主动向其发放“首贷担”100万元,并结合财政贴息政策将企业资金成本降至2.15%。“农商银行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资金支持,及时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关。”贷款到位后,蒋迪迅速更换了扩大生产的现代化机器设备,将车间日加工量提升至200吨;同时通过“企业+农户”模式,收购周边370余户农民的玉米秸秆转化为饲料,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80余元。2020年,兰羊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荆州市农业农村局、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及“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护航发展:产品创新 促产业加速跑
近年来,随着先进智能技术投入农作物收购、储存加工行业,2022年蒋迪紧抓风口成立了荆州市千仓粮食有限公司,以菱角湖农场为核心,辐射带动荆州区太湖农场、李埠镇等区域的种植业发展。两年间,蒋迪先后在安徽、陕西等地建立种植基地4万亩,并与中粮集团签订2000万元战略合作协议。为了提高粮食存储量,2024年底,蒋迪计划打造更加完善的通风、熏蒸、检测和谷物冷却低温等储粮系统,企业资金需求逐步扩大。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荆州支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迅速行动,靠前服务,结合企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联合地方政府为其发放专项科技金融产品“科担贷”400万元,助力企业走向科技智能化管理。
年出栏1600只山羊的生态养殖基地、年加工量超3.8万吨的饲料加工中心、年收购量1.2万吨的农作物仓储车间、覆盖城乡7个社区(村组)的直销门店、带动近400名村民产业增收,企业总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2024年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让蒋迪感慨万分,“十几年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荆州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有了农商银行做‘后盾’,我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把企业做大做强!”如今蒋迪带着兰羊畜牧及千仓粮食正朝着“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农产品收购—食品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目标加速迈进。
13年的金融接力早已超越简单的信贷支持,是荆州农商银行荆州支行与小微企业的双向奔赴。未来,荆州农商银行荆州支行将始终以“金融工匠”精神精耕细作,为小微企业持续“输血供氧”,让更多像蒋迪这样的创业者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答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