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莴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大会在四川绵阳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莴笋相关从业者的关注。绵阳在全国莴笋产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据统计,全国莴笋用种近一半出自绵阳,绵阳全市专注于莴笋的种业企业就有20余家,“绵阳造”莴笋品种高达200多个。
此次大会由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绵阳市科学技术局、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邀请了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蔬菜种业企业代表以及莴笋主产区种植大户等300余人到场,共同分享莴笋最新技术成果、交流种植经验,激起产业创新的火花。
463个莴苣类新品种、615份莴苣种质资源、11个主推莴笋品种、8项莴笋栽培新技术……作为此次大会的田间观摩基地,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精心打造的莴笋品种园让参会代表很兴奋。阿坝州茂县南新镇是四川莴笋产业版图上的一颗新星。近些年,南新以“三青”莴笋为主导品种,重点培育高原莴笋这张名片,全镇5000亩莴笋初具规模。
南新镇高级农艺师张道贵告诉记者,为了种好莴笋,这些年时常跑绵阳学经验找品种,听说绵阳要召开全国莴笋创新大会,机会难得,便邀约了多位莴笋种植大户前来“取经”。
“莴苣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其中,叶用莴苣包括生菜和油麦菜等,莴笋则属于茎用莴苣,因此这次还展出了包括生菜、油麦菜等其他莴苣类蔬菜119个品种。”绵阳市农业科学院果蔬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宗蔬菜创新团队莴笋品种改良岗位专家黄海涛介绍,2023年绵阳市农科院建立了四川省内首个莴笋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000余份珍贵的莴笋种质资源,成功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质新品种,2024年8月,四川省种子站又面向全国征集莴笋新优品种,最终形成了这次颇具规模的莴笋品种在地展示。
黄海涛说,这次现场展出的“绵高青1号”,是高桩型“三青”莴笋系列新品种之一,具有节间稀、耐糠心、免调控、丰产等特点,适合四川平坝地区秋冬及早春季节栽培,高山高原地区夏季栽培,在现场备受关注。“目前已有三家企业和我们签订了转化协议。”黄海涛说。
绵阳莴笋种业在全国的优势,是绵阳建设种业强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阳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大力实施种业振兴战略,注重育种创新与产业融合,持续加快全国种业强市建设步伐。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