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金融之笔” 绘美丽乡村画卷——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2025-03-07 11:08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王琴 作者:刘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等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坚守支农初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支农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金融保障,执“金融之笔”,绘就内江地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党建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之“魂”

近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聚焦“有形”“有魂”“有效”,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支部堡垒,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扎实开展党支部联建、党员“双报到”、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脱贫巩固对象、党支部书记挂职乡镇大党委成员等方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农商银行的关心帮扶,不仅给予资金支持,更为我们发展产业提供指导,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威远县镇西镇正兴村村支书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这是农商银行党员帮扶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在对正兴村的帮扶中,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脱贫巩固对象与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自上而下压实责任;以就近就便原则分配产业脱贫责任,确保金融服务落地见效。近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累计帮扶脱贫对象40人次,捐赠物资10余万元;发放产业帮扶贷款14.06亿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解决困难户就业问题。

“家具摆顺、农具码顺、柴草堆顺、畜禽归顺、车辆停顺、标牌挂顺”,这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党员服务队队长在指导队员帮助农户按照市委农村面貌改善“六净六顺”的工作要求整理居家环境。党建引领助力农村面貌改善,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从优化组织、优化产品、优化服务等入手,建立党员金融服务队、党支部书记挂职乡镇大党委成员,协助市委、市政府有序推进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构建新型城乡形态,让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就农村面貌改造项目而言,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计划投放专项信贷资金120亿元,截至目前,已投放9.22亿元。

产品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之“能”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充分发挥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跟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贴合党委政府发展布局,结合地方产业经济特色,在产品创新上下真功夫,进一步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为产业增添“造血”功能,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肉牛活体抵押贷”,是一款以肉牛活体为抵押,通过监测肉牛生长情况,从肉牛的购买、养殖分周期分批次向养殖户发放贷款的一款信贷产品。该贷款以肉牛本身为抵押物,有效地解决了养殖户有产业、无固定资产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在肉牛活体抵押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又探索了肉羊、生猪等活体抵押贷款,打造综合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截至2024年底,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累计发放肉牛产业贷款1051户、金额1.83亿元,占全市银行业肉牛羊产业贷款总额的55.91%,有效支持了养殖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向致富康庄大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是一款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通过抵(质)押担保或保证担保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产品,贷款金融最高可达500万元。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为助力乡村振兴,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有主体、无抵押、难融资等问题,创新推出了该款信贷产品,本着“应批尽批、能批尽批、即来即批”的原则,优先安排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投放,切实做到惠及农村农民;贷款除满足集体经济流动资金需求外,还可满足设施农业、购置大型农机具、厂房建设等方面的固定资产建设。当前,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已有效支持资中县公民镇太平寺村、隆昌市金鹅街道光辉村等村集体经济组织18个,投放贷款27笔、金额941.90万元。

为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还推出了“惠农·血橙贷”“税电指数贷”“创业担保贷”等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探索了新路径,源源不断注入了金融“活水”,大力支持了肉牛羊、黑猪、血橙、无花果、天冬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担当。

政策为保障,筑牢乡村振兴之“根”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充分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工具,聚焦支农支小再贷款两项核心政策工具,紧密贴合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建设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的多元化资金诉求,精准发力,高效服务,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且持久的动力源泉。近3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累计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向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4.58亿元,惠及涉农经营主体6480户;累计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向小微企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6.84亿元,惠及小微企业经营主体5550户,有效缓解了“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彰显了农商银行对农业产业链的深度滋养,以及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强劲支持,也体现了农商银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支持。

2024年夏末秋初,面对极端高温天气的挑战,农商银行迅速行动,为受灾农户播洒金融“及时雨”,针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资金需求特点,提供了灵活的还款方式和优惠的贷款利率;同时结合“再贷款+特色农业产业”模式,如“再贷款+惠农·血橙贷”“再贷款+肉牛活体抵押贷”等,将政策与产品结合,定制化金融服务精准滴灌,有效缓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此基础上,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还坚持科技引领,数据赋能,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点)建设,实现“政务+金融+N”功能,目前,已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561个;加快农村地区多场景支付应用,打造移动支付示范镇,建立“蜀信e”惠生活社区电商服务平台,向生活服务、权益服务转型,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农村“最后一公里”。

展望未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内江)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方针,践行农村金融责任使命,深耕农村金融沃土,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流程、创新产品、强化科技赋能,全力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助力“三农”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就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