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用绿色“吨半粮”工程助力国家粮食安全——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市长朱开国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吕兵兵
  • 2025-03-09 16:34:19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区都要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共同把饭碗端得更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粮食产量产能、增产增收、主攻单产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德州将更加坚定扛牢政治责任,持续开展绿色‘吨半粮’工程,努力在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走在前、挑大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德州力量。”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市长朱开国告诉记者。

德州是黄淮海地区重要粮食主产区,是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和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现有耕地965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产量150亿斤以上,占全国1.1%、山东省1/6。2021年9月,在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指导支持下,德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吨半粮”创建工程。

“2024年,德州‘吨半粮’核心区130万亩平均亩产1579.6公斤,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列山东省优秀。”朱开国说,“今年德州将强化‘四个坚持’硬举措,继续深化推进绿色‘吨半粮’工程。”

坚持书记抓粮,落实党政同责。德州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指示要求,建立四级“书记抓粮”机制,把粮食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清单。层层设立书记市长“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核心区、市抓高产片,在全社会凝聚重农抓粮的浓厚氛围。

坚持科技增粮,探索增产路径。统筹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全国整地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研发创新,推广小麦良种繁育面积30万亩以上。

坚持规模种粮,增强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牵头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引导农户把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等的联农带农、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启动建设“吨半粮”乡镇38个,发动“吨半粮”生产主体1万家,新增30万亩“吨半粮”达标地块,总面积达到160万亩以上。

坚持全链兴粮,提升综合效益。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优化粮油加工产业结构布局,提升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和14个县级加工产业园建设,启动“乡乡有产业、镇镇有园区”工程,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领军型企业和科技创新领军型企业。2025年,力争新增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以上,粮油深加工规模达到350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