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区长戴勇说,近年来,全区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生活质量、公共服务等差距持续缩小,走出了一条具有大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大丰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人均耕地面积全省第一。戴勇说,大丰是农业大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筑牢产业富民根基。全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重点发力大蒜、大葱、辣根、梨产业,加快推进菊花、贝母、白术、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全力增强农文旅聚合发展势能。2024年,全区大蒜、大葱产值分别达20亿元、3亿元,“南阳辣根”“裕华大蒜”“恒北早酥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79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3537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优化至1.45:1。
以类型多样的特色农业做主线,以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底色,大丰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正朝着“集聚协同、共建共享”大步迈进。戴勇说,围绕环境有提升、产业有发展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有”标准,全区扎实推进199个项目建设,抓点促线、以线带面,集中打造南阳镇、新丰镇、大中街道、丰华街道4镇,18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连片的“蒜香梨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总面积158.55平方公里。今年,全区力争再新增4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构建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片区化协同发展新格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须“内外兼修”,久久为功。戴勇说,推动乡村和谐有序发展,应更好地为乡村治理聚力、赋能。全区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 “五治融合”为引领,把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确保村“两委”干部8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村均动态储备3-4名后备人才。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长者食堂”村村全覆盖,儿童“关爱之家”镇(街)全覆盖。全面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引导群众把“村里事”当“自家事”,让乡村治理走向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透明化。
“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大丰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戴勇说,2025年,全区上下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打造“业兴、村美、人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重心,把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丰新实践推向前进,用实干实绩交出一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