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科教 详情

南粤楚地龙江畔 科技春耕绘丰年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楠
  • 作者:王臻
  • 2025-03-13 15:24:55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雨水节气过后,天气逐渐回暖,各地的农业科技人员也忙了起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从南到北,农技人员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开展技术下乡指导,以科技服务助力备春耕工作顺利开展,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备耕图”正在广袤田野上徐徐展开。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技特派员李世茂(右一)在为蔬菜种植户发放《禁限用农药名录》 莫秀文 摄


广东东莞、梅州:“科特派”送技下乡 开展服务指导

  岭南春早,万物竞发。为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广东省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备春耕工作,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在东莞市道滘镇的田间地头,春耕的准备工作已在陆续开展。道滘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特派员李世茂告诉记者,该镇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目前水稻种植户的育秧工作尚未开展,但农业科技特派员早已行动起来,向种植户们了解今年的种植品种与播种方式。道滘镇的蔬菜种植户多为外来人口,近日已陆续结束春节假期从家乡返回开展春耕准备工作。年后,农业科技特派员化身“田间讲师”,每周四天下乡指导,配合农民在田耕作的时机,在田埂边开办安全用药“小课堂”。

  当前,种植户主要在农作物病虫害用药技术上有较大需求,农业科技特派员为他们派发了《禁限用农药名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肥技术指导类资料,详细讲解了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和剂量,并检查种植户存放的农药,对一些安全间隔期长的农药进行及时提醒。对于一些重点监管品种,农业科技特派员还会把用药注意事项明白纸粘贴在他们的农具房内。

  “备春耕对确保早造农作物丰收乃至全年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虽然年年春耕都相似,但农业科技特派员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对农民起到帮扶作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李世茂说。

  梅州市地处粤北山区,水稻和柚子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虽然这里每年要到3月份才会正式进入春耕播种阶段,但梅州市志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颖这几天已经忙活了起来。“今年的气候干旱,雨水少,农事活动预计会比去年同期推迟一周左右,不过现在已经有农民开始选购种子,不少镇的农资店也开始向我们提前采购肥料农药了。”李颖告诉记者。

  去年3月,梅州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市级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梅州市志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心的运营单位,承担起了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的全产业链托管服务。“当前,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下到乡里对接托管服务。通过走访水稻种植大户,我们能够提前了解到他们今年打算种多少亩地,需要用到什么肥料,有没有新增的田块,好安排无人机去建模。针对今年的干旱天气,我们也会提醒柚子种植户及时给柚树浇水,为春季管护做好充足准备。”李颖说。


湖北十堰:农机农艺齐上阵 护航春耕生产

  油菜是湖北省十堰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眼下正是油菜进入返青拔节的关键时期,在郧西县河夹镇东寺村,年刚过完,农民们就在油菜田里忙着追肥、中耕、除草。这几天,镇农业中心主任徐晓斌也下到田间,为种植户讲解油菜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早春气温还没有完全回升,中耕松土能调节土壤的温湿度,改善通透性,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另外施肥要精准,苔高三寸左右施苔肥,每亩3~5公斤尿素,开花时施花肥,每亩10~15公斤复合肥,还要喷硼肥。”徐晓斌一边讲解一边叮嘱田间的农民要细心注意病虫害侵袭,“要是发现油菜长虫了,一定要及时和农业中心的技术人员联系,我们随时上门指导防治。”

  烟叶产业是十堰市竹山县的特色产业,自1995年试种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早春时节正是烟叶育苗的重要阶段,竹山县擂鼓镇金岭村的烟叶育苗大棚内一片繁忙景象,烟农们正抢抓春播有利时机进行育苗,上千个育苗盘漂浮在营养液上,等待绿芽探头而出。

  “我们今年一共推出了2个品种,一个是‘云烟87’,还有一个是‘湘烟7号’,这两个品种田间长势强,丰产性好,很受烟农们欢迎。在育苗方式上,我们采用烟叶漂浮育苗,每穴播种的就是1至2颗,播种非常精准。”擂鼓镇烟站站长何永勇说。

  立春以来,擂鼓镇立足于“早”,积极组织烟农做好烟田起垄、育苗等工作,确保烟苗移栽不误时令,为2025年烟叶产业的顺利开局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擂鼓镇通过推广优质烟叶品种、完善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烟叶种植的质量与产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何永勇表示,擂鼓镇今年计划播种烟苗1.25万盘,可移栽面积2000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播种任务。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后期苗床管理,确保培育优质壮苗,为大田烟叶移栽奠定坚实基础。

  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少不了农业机械部门的服务保障。记者从十堰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早谋划早行动,积极推进农机春耕备耕、春季田管等重点工作,将新机具、新技术有效嵌入到耕种管收的关键环节上。全市预计完成机械化耕整地130万亩,机播面积68万亩,投入农用植保无人机112台用于春防施肥、治虫防病;投入各类农机装备26567台套,包括深松深耕整地机具、高性能播种机(插秧机)、灌溉机械设备、农用抽水泵等;激活全市10支农机技术服务队和16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开展一线农机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农机作业规范、农机安全知识等培训,为夏季和全年粮油丰收提供机械化支撑。


黑龙江佳木斯:短视频培训先行 谋划科技增粮

  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加强农技培训对于农民来说是头等大事。尽管二月的北方春寒料峭,一些地区冰雪尚未融化,但勤劳的农民们已经开始选购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提前谋划起新一年的耕作计划。

  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院长丁俊杰来说,冬春农闲时节正是为农民开展科普培训的好时机。除了组织线下技术培训外,他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进行备春耕相关的技术指导,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不少关注,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丁博士”。

  “我是一名植物医生,在备春耕时给大家友情提示,农民朋友在选择化肥时总按照氮磷钾总含量来选,实际存在很大误区,科学选择化肥要根据作物种类选择专业肥料,科学配比,还要注重工艺和品牌。”在2月13日发布的一则短视频中,丁俊杰一一为网友罗列出科学挑选化肥的关键步骤。在他的短视频账号中,可以看到从2月9日开始,每天都会更新一条与备春耕相关的短视频,涉及“如何选择种衣剂”“科学选择玉米口肥”“科学选择种植作物”等多个农民关心的话题。

  “通过新媒体的手段给予农民备春耕指导,能实现以一对多,效率高、传播广,农民朋友刷刷短视频就能把备春耕的注意事项和购买农资中的小窍门和小技巧学到手,这样的备春耕比以往来说更加便捷。”丁俊杰说。

  去年,佳木斯市始终抓牢粮食生产主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双重增长,特别在大豆单产提升上成效突出,共建立了7.2万亩大豆单产提升示范田。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将继续遵循“方案精心谋划到位、专家及时指导到位、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的“三到位”原则,聚焦大豆、玉米、水稻三大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示范县建设,并在2月下旬召开科技增粮启动会。

  “启动会将邀请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136位技术专家,以及各县乡镇的300多位农技推广人员齐聚一堂,共同为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市范围的落地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副院长李灿东表示,今年佳木斯市预计建设300万亩单产提升高产示范田,每块田将匹配一名专家和两名农技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技术方案有效管用,保障集成增产技术落地见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臻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