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望云浮,醉美罗定彩虹舒”,长岗坡渡槽工程,被誉为广东的红旗渠,是时代的辉煌印记,也是历史的丰碑品格,凝聚了罗定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了罗定人民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书写了共和国水利建设的人文史诗。“千年泷州长岗坡,壮丽罗定澎湃歌”,这是对英雄罗定人民“敢为天下先”的一曲颂歌,也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罗定市的真情赞美,更是对创造和探索改革开放之路,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罗定人民焕发出来的“奋发有为,勇立潮头”精神的歌唱。近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系列微电影微短剧之《情系长岗坡》、纪录片《长岗坡广东红旗渠》、广播剧《长岗坡的故事》开机仪式暨影视作品访谈会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成功举行,行业内专家学者和青年演员100多人参加活动。
开机仪式活动现场。
活动会场。
中共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致欢迎辞。
中共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代表罗定市委、市政府和130万罗定人民,对莅临活动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罗定古称泷州,地处两广交界,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故乡。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孕育了无数英才。一直以来,罗定人民始终秉承着开放包容、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建造了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的长岗坡渡槽,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机场、第一条地方铁路,培育了粤东西北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微容电子,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全市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云浮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锚定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的美好愿景,坚定扛起全面振兴罗定的使命任务,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罗定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们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全面振兴罗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这次活动,正是为了进一步挖掘罗定文化资源、擦亮罗定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罗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罗定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为制作团队和艺术家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让你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顺心、安心、开心,也希望大家利用这段时间多到罗定各地走一走、看一看,领略罗定的人文历史、感受罗定的自然风光、品尝罗定的特色美食。
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邢瑛瑛致辞。
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邢瑛瑛用一首生动描绘长岗坡渡槽壮丽景象的诗赞美了罗定人民,她说:“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那绵延十里的彩虹,横跨长岗,宛如银河倾泻而下,滋润着这片土地,也见证了罗定人民的伟大精神。长岗坡渡槽,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它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罗定儿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动人故事,诉说着与时俱进的长岗坡精神。这种精神,是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是追求卓越时的坚持不懈,是团结协作时的众志成城。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视协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以专业的态度,用心记录下长岗坡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这份精神的力量。我们会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细节,用画面展现每一份情感,让长岗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深知,中国故事、广东故事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书写。长岗坡的故事就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广东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向世界展示广东的魅力。
据了解,此次开机活动“情系长岗坡”为主题,聚焦罗定市各地标景区、历史文化遗址、特色小镇等,拍摄罗定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采访当地居民、文化传承人,创作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具有罗定特色的微电影、微短剧、微视频作品,进一步擦亮罗定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深入融合,为罗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长岗坡渡槽,位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文化休闲旅游区内,素有“北有红旗渠、南有长岗坡”之美誉,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第十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76年,1981年建成通水,总长5200米。该渡槽是在资金、机械、材料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罗定市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连续打响“万人大会战”,肩挑人扛、钢钎铁锤、人力推车,排除万难、流血流汗建设完成,被称为“人工天河”。渡槽将罗镜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湖水库,滋养着下游20多万亩农田,解决5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彻底改变罗定“十年九旱”的状况,罗定盆地自此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渡槽建设过程中凝练形成的“为民、担当、实干”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罗定大地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爱在罗定》活动总策划、系列影视作品总制片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时代抒情,为人民歌唱”是党中央的号召,也是影视艺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相关单位共同组织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活动,是一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艺术家响应上级单位大力倡导的“艺术进万家”活动的又一个真实写照,表达了艺术家和影视工作者向生活学习,向人民致敬的炽热情感,我们全体演职员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精品意识,决心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回报英雄的罗定人民。
著名作家远山、著名导演阚卫平、著名主持人赵保乐、著名艺术家毕彦君、臧金生、温玉娟、王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桥飞渠凌云河,万道霞光映彩波”。长岗坡渡槽从决策的时候起,从建设的时候起,从奔流到福水降临的时候起,就注定和英雄的罗定人民一起写进了历史,铸就了罗定的精神丰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原会长李丹、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秘书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秘书长冯希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健、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朱勤效、中共云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思佳、中共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和著名作家远山、著名导演阚卫平、著名主持人赵保乐、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毕彦君、臧金生、温玉娟、王欢等专家学者和演职员100多人参加活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保乐主持开机仪式。中共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邢瑛瑛、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彭巍、中国职工微电影短视频协会会长李迅、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朱勤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健、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分别致辞,对拍摄系列红色题材微短剧微电影影视作品表达祝贺,希望艺术家和影视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优秀作品。中共罗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媛程介绍罗定历史文化、品牌产业和文化旅游情况。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子通过文化之源,情义之缘和未来之远三层感想,表达了影视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介绍了系列影视项目创作情况和拍摄方案。在系列影视作品开机仪式上,罗定市领导为专家学者颁发文化顾问聘书,主办单位领导为开机仪式揭幕。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