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华坪县:西红柿“种”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靖
  • 2025-03-31 17:22:53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哲理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西红柿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哲理村位于华坪县荣将镇,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具备发展高效农业的独特优势。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村情实际,引导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传统农作物种植逐步转向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哲理村确定了以西红柿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推动西红柿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收入有限。现在种西红柿,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张树力感慨地说,“村里有了产业,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哲理村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村里成立了“田间小课堂”,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涵盖育苗、嫁接、移栽、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同时,村里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哲理村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西红柿绿色、安全、无污染,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果农在采摘西红柿。李云天 摄

在西红柿产业发展过程中,荣将镇党委和哲理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产业发展全过程。党员干部带头种植西红柿,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并积极帮助其他村民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村里还成立了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产品,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为解决西红柿销售问题,荣将镇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邀请各地经销商前来采购,提升哲理村西红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将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村里还与多家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西红柿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一站式”供应。

如今,哲理村的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亩,亩均产值超过6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西红柿、烤烟、芒果、西瓜等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促进了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村里新建了宽敞整洁的乡村公路、灌溉水渠和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同时,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坪县荣将镇哲理村通过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实践。未来,哲理村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振兴的“好‘丰’景”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李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