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花香

2025-03-31 20:07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杨晰然 作者:段伟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王树良就蹲在院子里忙活开了。他小心地拨开一盆黄杨盆景树的枝叶,指尖轻触嫩芽,仔细检查越冬后的复苏情况。

52岁的王树良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向阳乡阿盈里村委会渥泽村,是村里的一名“职业烟农”。

早年,因基础设施薄弱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渥泽村村民们过着“满山遍野种作物,收获却仅够一箩筐”的穷日子。那些年,王树良跟着父亲在山里种玉米,裤脚上总是沾着洗不掉的红泥。有一天,他去县城卖玉米,路过供销社时,看到摆在窗台上售卖的山茶花开得正艳,他想买一盆回家,但标价牌上的数字却让他打消了念头。

回家的路上,王树良心有不甘,挖了几丛野生杜鹃花带回去,栽进了磕了角的搪瓷脸盆里。妻子笑他“穷讲究”,他挠挠头,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儿:生活再难,也要过得舒心些。

1989年,王树良在向阳烟叶工作站技术员的指导下,跟随乡亲们一起种植烤烟,日子慢慢地有了起色。但他一直都很喜欢养花草,就算农忙时节,也没放弃这个爱好。村里有些人不理解,觉得他种好烤烟就行了,为啥还要折腾花草呢?但王树良自己有想法,他觉得生活除了种地,还应该有点别的乐趣。

2013年,在泸西县烟草专卖局指导下,向阳乡烟农合作社成立,随后,在烟草部门相关惠农政策支持下,合作社陆续推出涵盖整地、育苗、移栽、烘烤到交售的全流程“套餐式服务”。机械化作业替代了传统耕作,王树良发现自己的时间开始有了富余,院子里的花草树木也变得多样。

当地烟农合作社提供的专业化机耕服务。段伟 摄

近年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推行“全过程机械化+专业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建立“一对一”跟踪辅导机制,合作社的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根据相关政策,该局还投入900万余元资金用于向阳乡烤烟产前投入、土地流转、机械化生产、地膜回收等补贴,同时采取“烟草部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多元产业融合。

当地烟草部门设立的地膜回收点。杨永兴 摄

种地是生计,花草是生活。如今,在王树良的院子里,墙角挤满了茶花、兰花草和用塑料桶栽种的几盆马缨花,连废弃的轮胎都成了多肉的“摇篮”。

今年年初,一个城里来的朋友对王树良精心培育的一棵黄杨盆景树爱不释手,当即掏出300元买下,“种地养家,养花养心嘛!”他搓了搓沾满泥土的手,笑得憨厚。回想起当年在供销社窗前那盆没买成的茶花,王树良笑着摇摇头:“心落地了,哪儿不是花开?”

作者:段伟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