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催种忙,田间地头皆繁忙。”放眼望去,田垄上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片片荞麦被收割起来,整齐地铺在田埂上,享受着阳光的烘干;油菜田中,游客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黄灿灿的花朵以芬芳饱满的姿态迎接着丰收的到来。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是云南省宜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近年来通过“粮烟协同、多元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双订单”模式:创新机制助力农民增收
“烟荞轮作,是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行的‘双订单’模式。”沃强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建国介绍,“我们与烟农签订收购协议,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单价在田间直接收购苦荞,既解决了烟农的销路问题,又保障了他们的收益。随后,我们将苦荞初加工后销售给当地酒厂,实现效益最大化。”
收获后的荞麦
邹建国口中的“双订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荞麦的规模化种植、集中化管理和机械化采收。合作社与烟农签订收购协议,进行兜底收购,确保烟农的收益,实现“一地两收”。合作社收购后,对苦荞进行初加工并销售给当地酒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烟农的种植风险,还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双订单”模式还包括烟薯协同、烟蔬轮作等形式。通过政府、烟草公司、企业和合作社的多方联动,打通了产、供、销全产业链。通过土壤检测、海拔测量和市场评估,科学选定种植品种,制定种植计划,解决了农户“种什么”的问题;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定量定价,确保产品不滞销,解决了“卖给谁”的问题;产品以定价、定质的方式回收,超出合同量的部分根据市场价格浮动,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解决了“卖多少”的问题。
多元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烟粮协同的基础上,宜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油菜花田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游客们在花田中拍照打卡,体验农耕文化,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农业+旅游”的复合型产业模式。
油菜花田成旅游热点
在推动产业融合的同时,宜良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轮作和土壤改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烟粮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以耕地为载体,以产业为抓手,以融合为路径,通过粮烟协同和多元融合,提高了烟田复种指数和烟农收入,粮食装满了“面袋子”,烟叶装满了“钱袋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粮烟协同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多元融合的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邢慧颖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