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三农学习谈 | 强定力 成习惯

2025-04-10 13:42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袁雅茹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谈到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这既是在基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为各级党组织全方位夯实作风指明了着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作风建设念兹在兹。早在2012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时,他就指出,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2023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时时勤拂拭,常常重叮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出我们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态度之坚定、行动之坚决。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基层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干群关系,影响党在乡村的威信和根基。近年来,随着基层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干部队伍精气神持续提振。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学生营养餐、农村集体“三资”等领域仍然存在“微腐败”问题。歪风与清风拉锯较量,邪气与正气反复相搏,基层作风建设一步也不能停歇、半步也不能退让,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关键要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上下功夫。

推进作风建设,要增强定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且关乎“国之大者”。从粮食安全到生态保护,从乡村建设到移风易俗,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关系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关乎着亿万农民的幸福生活。倘若其间滋生出“蝇贪蚁腐”,不仅浪费国家的真金白银,更会侵蚀百姓利益,损害党的威望,寒了乡亲们的心。正因如此,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把增强定力作为终身必修课,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与不良风气作坚决、长期、彻底的斗争。面对复杂形势,不能滋生盲目乐观、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知难而进,勇啃“硬骨头”,一步一步向前进。

推进作风建设,还要养成习惯。我们之所以紧盯“餐桌上的浪费”“车轮下的虚耗”“文稿间的浮夸”这些细微“小事”,就是要见微知著,让从严从实成为检身正己的行为习惯。这要求必须一体推进学查改:既要全面系统学,深学细悟中央精神;又要精准查摆问题,对标对表找差距;更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形成完整闭环。在学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见实效,将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工作氛围、行动自觉,进而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我们要以这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站稳群众立场、密切血肉联系,让清风正气吹遍乡野大地,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