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激活“一池春水”让千亿龙虾产业越走越宽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乐明凯 洪兵
  • 2025-04-14 23:32:26

清晨五点,晨雾渐渐散去,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虾农罗吉登已踩着露水走向自家虾稻田。他轻轻掀起田埂边的地笼,一池春水中虾影瞬时跃动。“这批早春虾苗是‘潜江红3号’,个头比去年大两成,当地不少虾企积极收购,能赶上高价期。”他抹了把汗,身后连片的虾稻田如棋盘般向天际延展。

历经20多年探索发展,潜江虾-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870亿元,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特色产业的一面旗帜,其中,潜江民营水产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加工企业集群,撑起产业经济发展“半边天”。

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虾十条”支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印发落实通知,“潜江龙虾”成为全省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赋予潜江全省打样之责,潜江民营水产企业的春天到来了。当前,潜江正全力打造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创新技术模式、精深加工、消费场景等推动小龙虾全产业链升级,让小龙虾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由小到大 民营经济撑起“半边天”

在潜江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迎来一年中最繁忙加工季节。这家从2003年小作坊起步的民营企业,聚焦淡水小龙虾、冷冻鱼糜等淡水水产品加工,先后打造“秀河村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和“徐李村白鲢鱼养殖基地”,形成集养殖、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如今已成为年销售额超17亿元的全产业链龙头。

“公司从虾贩子到重点龙头企业,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扶持和市场的倒逼创新。”新柳伍食品集团董事长助理陈清表示,围绕小龙虾产业,潜江出台了企业上市挂牌、技术改造、金融服务等系列奖补政策,给企业实实在在扶持。随着旺季到来,小龙虾加工订单量和生产用电等需求也同步跃升,国网潜江市供电公司“鄂电红马甲”等服务队经常主动前来了解厂区用电等需求,及时排除各类生产隐患,持续优化了营商环境。

新柳伍的成长轨迹是潜江民营水产企业的缩影。2019年,潜江市政府推动企业改组升级,引入上市公司安井食品集团战略投资,助其完成从传统加工向智能化生产的转型。企业投建的“年加工18万吨速冻小龙虾”项目,不仅有效提升调味虾、冻虾尾等爆款产品的生产效能,还通过虾壳废料、鱼下脚料,加工虾粉、鱼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起循环经济模式。

据了解,当前,潜江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6.4万亩、产量21万吨,“潜江龙虾”供应链上链企业超900家。在潜江48家小龙虾规上加工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4家,形成从虾尾、虾仁到甲壳素衍生品的60余种产品矩阵。

集聚成势 龙虾产业撬动新图景

在潜江,小龙虾早已不是单一性、季节性的水产品,而是政企研用多方协同创新的“试金石”,更是民营经济“点石成金”的产业魔方。为了从源头解决“潜江龙虾”季节性供应缺口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7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和工厂化养殖等小龙虾特色养殖模式,探索了冬虾养殖模式并制定技术标准,实现小龙虾全年供应。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介绍,“在冬季虾养殖方面,已获得4项技术专利,为地方民营水产企业发展,打通了技术壁垒。”

当全国同行还在争夺虾尾市场时,潜江企业已掀起“虾壳革命”。在潜江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研究人员把虾壳“变废为宝”,从中提炼甲壳素,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

单靠小龙虾难以抵御市场风浪,必须让产业链生出八爪鱼。新柳伍食品求新求变,积极布局预制食品赛道,其研发的“调味小龙虾”实现120秒快烹,成为电商直播间爆款单品,带动麻辣田螺、剁椒鱼头、冷冻鱼糜等十多个衍生品形成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级别的产品矩阵。

从“一季红”到“四季鲜”,从卖龙虾到卖衍生品。潜江民营水产企业以“一只虾”为支点,不断加强创新意识,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起覆盖养殖、加工、流通的全产业链生态,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破浪出海 全球餐桌飘香“潜江味”

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潜江。2024年,“潜江龙虾”蝉联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榜榜首,入选首批“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虾稻田的涟漪与远洋货轮的浪花在此刻共振,奏响着民营经济与产业发展同频共进的时代强音。这种全球化突围的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双轮驱动”。

湖北小龙虾出口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坚持向企业精准推送相关信息,让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出口目的国政策、标准变动,避免了因不满足最新要求而导致退运的风险。

潜江龙虾的全球化之旅,恰似一滴水折射出中国县域经济的澎湃春潮。在这里,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默契共舞,民营经济的闯劲与科技创新的锐气交织共鸣。从虾稻共作的田间到甲壳素实验室,从液氮生产线到跨境电商平台,潜江用20多年时间书写了一只虾撬动大产业的传奇。

2024年潜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1位、前进6位,获评全省强县工程考核先进。这一成绩的背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功不可没。当下,潜江正朝着“千亿龙虾产业集群”目标进发,聚焦实施“四季有虾、吃干榨尽、满城虾香、红遍天下”四大行动,做到“养大虾、养好虾,四季有虾、四季有苗”,建设完全自主可控,辐射全省、面向全球的小龙虾供应链体系,推进虾稻产业向全链融合升级,为湖北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展现潜江担当。

作者:洪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