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前的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入夜后仅有零星的几盏路灯,村民出门得打着手电筒。如今的张庄村,每到入夜村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水泥路两旁的路灯照亮了家门口,村民在村口的车间内打起了零工,腰包慢慢鼓了起来,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这一切变化,离不开人民日报社驻张庄村第一书记孙德庚的努力。
“以前晚上天一黑,大家就不怎么出门,现在每天晚上广场上有跳舞的、有打篮球的,热闹得很!”4月17日,张庄村村民张红爱感慨。
2021年6月,孙德庚初到张庄村,第一件事就是协调资金安装了300余盏路灯,“小路灯”点亮大民生,让他在村里很快树立了个人威望。
为振兴张庄村,孙德庚与张庄村“两委”制定出台了《虞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庄规划图(2022年至2035年)》,先是修通了“断头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又修缮了张庄小学的校舍和操场;新建了张庄村卫生站和标准化公厕,为每个自然村安装上了直饮水机;很快,张庄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美丽乡村,从文明乡风开始。”孙德庚认识到这一点,他带领张庄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好公婆、好媳妇、“十星卫生户”等进行表彰。建起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乐园,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每月为寿星定制蛋糕。“村里像个大家庭,日子越过越暖心。”张庄村老人张格荣说。
要富口袋,先强产业。孙德庚瞄准特色农业,带领村民发展苗木和黄金梨种植、面粉和食品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等多项产业。张庄村还流转了600亩土地,建起了冷库及相关设施入股生态园,年增村集体收入2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务工。2023年,孙德庚通过招商引进了德升玻璃制品厂入驻张庄村,让村里20余名脱贫监测户、五保户等有了稳定收入。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现在进厂上班,月月领工资!”张庄村村民朱心士在张庄百福食品厂工作后,年收入翻了一番。为拓宽农产品销路,孙德庚建起了“人民日报社驻村第一书记直播间”和“虞城县乡村振兴优质农副产品展厅”,组织20余名本地“网红”走进张庄村进行直播带货,将村里种植的黄金梨、生产的手抓饼等产品卖向全国。“去年一场直播卖了3万公斤梨,供不应求!”张庄村村干部朱其新兴奋地说。
虞城县是“花木兰之乡”,张庄村将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组建了木兰女子足球队、木兰女子排球队,建起标准化体育场,每周由专业教练培训,目前经过长期训练,已经培养出多名体育“好苗子”。张庄村还连续举办多场乡村篮球赛,大学生队、村民队同场竞技,民宿、农家乐随之兴起,探索出了“体育+”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孙德庚的带领下,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张庄村集体收入从零跃升至年收入80余万元,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这期间,孙德庚对村里的教育事业尤为关注,修缮小学、建起图书室,孩子们有了新操场。更难得的是,村民心气高了——豫剧团、歌舞队定期演出,书画展、表彰会轮番登场,文明家庭、致富能手成了新榜样。
“乡村振兴不是‘等靠要’,得靠大家一起拼!”孙德庚说。
时下的张庄村,白墙黛瓦映着光伏板,梨园内的黄金梨长势正旺,玻璃水杯厂里机器轰鸣,直播间内吆喝声不断……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者:贾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