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版图上,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物流枢纽。依托京平综合物流枢纽的强力引擎,马坊镇从历史积淀深厚的铁路小镇,蝶变为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物流战略高地。这里不仅是保障北京城市运转的“大动脉”,更是京津冀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加速器”,以创新驱动、多维布局、高效服务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铁路动脉到国家级枢纽的跨越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平谷区马坊镇便开始了物流产业的探索之路。1977年,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平谷区自立自强,历时8年建成了北京市唯一的地方铁路,并于1985年正式通车。这条全长16.2公里的铁路,主要承担煤炭、粮油等大宗物资的运输,为马坊镇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平谷区开始谋划依托铁路发展物流产业。2006年,加快培育平谷马坊物流基地被写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年,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北京马坊奥运应急通关监管点,这标志着马坊物流基地工程建设的实质性启动。
为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平谷区制定了《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7年)》。该规划明确了构建“一枢纽五通道”分布式大物流空间体系,总体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涵盖马坊镇、马昌营镇、东高村镇、夏各庄镇4个乡镇和河北省三河片区。其中,“一枢纽”指的是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五通道”则包括平谷地方铁路、国铁京哈线两条铁路以及京平高速、京秦高速、承平高速三条高速公路。
围绕这一物流交通体系,平谷区布局了约5000亩产业用地,并成功集聚了16家物流头部企业,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3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面积3527.61亩,已出让地块18个,出让面积约2800亩。
随着菜鸟、正创、金隅等物流仓储设施的建成投用,以及东久新宜、京东、普洛斯等项目的快速推进,马坊镇物流产业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大招商提升首都物流高地知名度
在招商引资方面,平谷区马坊镇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理念,制定了现代物流产业招商导则,精心组织系列招商活动,不断提升首都物流高地的知名度。普洛斯、京东、东久新宜、菜鸟等中国排名前十的物流头部企业纷纷拿地建设,为马坊镇物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马坊镇累计入驻企业约28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家。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丰富了物流产业的业态,也促进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和集群发展。
在产业升级方面,马坊镇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强化自动机器人、无人机等新设备的应用以及云计算、AI等新技术的应用,马坊镇不断提升物流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加强与极致嘉科技、达闼科技、京东智能等企业的深入对接,探索物流智能融合的潜能,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
此外,马坊镇还积极推进场站和库区无人化建设。通过实现场站无人化、库区无人化,马坊镇强化了物流各环节的高效衔接,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环效率,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先行先试用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在改革创新方面,平谷区马坊镇敢于先行先试,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破解发展的难题。为了破解物流用地碎片化、建筑指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马坊镇创新性地提出了物流用地“大地块”的概念,将规模较小、路网较密集的物流用地整合为相对完整的大地块,使建设用地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针对物流仓储设施层高与容积率计算之间的矛盾,马坊镇积极协调市级部门,提出了创新计容方式,规定层高在8~12米范围内仍采用单倍计容,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用地成本效益。
在人防工程建设方面,马坊镇科学编制人防建设规划,推动人防工程由被动配建为主动建设,实现了人防设施的布局合理和功能完善。同时,创新审批新机制,实施“串联+并联”“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以及“总管家督导+服务员代办”机制,极大加速了项目落地进程。
在对外开放方面,马坊镇立足“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聚焦陆港海港联动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通过规划建设“三站六场”铁路布局,马坊镇将京平物流枢纽完全融入国家铁路网,实现了公铁海航多式联运的优势互补。
此外,马坊镇还积极开通国际班列、城际班列和市内班列,打通了国际贸易新通道和城市经济圈互联互通的新路径。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为北京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国际贸易通道,也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平谷区马坊镇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坊镇将成为首都乃至全国物流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