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城:千年古茶园开出“茶旅融合”新枝

2025-04-25 07:20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吕璐芳 作者:洪晓燕

清朗的四月,走进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乡的高山茶园,漫山遍野绿意盎然,山间采茶人双手翻飞,背篓中装满了新鲜嫩叶。

商城高山茶汲取日月精华、饱享云雾滋养,香飘千年。这里山峦重叠、峡谷幽深,晴天蔽日成荫,阴时雾绕山峰,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出商城高山茶“芽头大、汤色清、味道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描述:“淮南(茶)以光州上”,光州时辖今商城;同时代的苏冕在《九朝会要》中记载“光州殷城(商城)产茶”。

两宋时期,这里商贾云集、茶市兴盛。因集市濒临子安河,更名为子安镇。宋太祖下令在淮南六州设立13个官办卖茶场,其中商城一县有商城和子安两个山场。《梦溪笔谈》中记载:“子安场年卖茶二十二万八千三十斤,商城场年卖四十万五百五十三斤”,交易量是淮南茶总量的1/10。清朝史料记载其为“子安贡茶”。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上,子安茶场的“子安雀舌”“子安银针”荣获国际大奖。

“我家世代种茶,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挑着担子,从苏仙石出发,经陆路运输到汉口卖茶,再经灌河水路至淮河、下扬州。那时候,茶比金子还金贵!”该县苏仙石乡茶农王之阔讲述的先辈经历,道出了源于该地的古茶道。

如今的苏仙石茶园,仍有千余亩近20万株古茶树,保存着往日的茶香,留下了古老商贸的痕迹。2024年12月至今,商城县多次邀请专家走访调研考证,该茶园茶树是由本地原始茶树驯化而成,当地茶农称其为“子安种”。茶树是有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枝条挺直、淡紫色,芽壮、叶肥厚、深绿、茸毛少、持嫩性强、耐旱抗寒。

古时茶园今日更兴盛。据东河村党支部书记项习知介绍,该村有223户,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卖茶,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每逢清明谷雨时节,茶香四溢,买茶人络绎不绝,茶叶年产值达2700余万元。

位于该地的其鹏茶园,正在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风景”融合发展。其鹏茶园负责人周正祥投入资金修步道、开民宿,将茶园变景区,成为商城县“茶在景中、景在茶间”的茶旅融合典范。

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冯一中介绍,全县茶区坚持“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着力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借助寻迹古茶园、万里茶道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契机,充分挖掘茶历史,丰富茶文化,打造茶品牌,提升茶产业价值,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商城县可接待游客参观的茶企有8家、茶文化旅馆有3家、茶乡民宿多处,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可实现利润6亿余元。

作者:洪晓燕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