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子珊 周小平 王欣悦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在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举办乡村治理人才(街道骨干)培训班,组织71名来自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长江新区7个区的农业农村局乡村治理工作负责人、涉农街道(乡镇)农办负责人,围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特邀专家开展专题授课,内容涵盖乡村治理、清廉村居建设、积分制管理三大主题,以期通过培训不断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武汉乡村治理水平。
相关领导在培训班上介绍,近年来,武汉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强村富民,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村,如蔡甸区石港村、火焰村、姚家林村,江夏区高峰村,黄陂区凤凰寨村、甘露村,新洲区四屋湾村,汉南区郧阳村等。
蔡甸区石港村通过建设“咵天亭”,实现村干部与村民“咵天”(武汉方言,聊天、闲谈的意思)。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政治清明、干部清廉、村务清爽的良好局面。江夏区高峰村在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中,依托高校科研团队和驻点社工力量,制定《高峰村小微权力清单协商决策手册》,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
黄陂区凤凰寨村围绕“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亲清、人居环境清净、党员干部清廉”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创新开展“湾头议事”,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共同缔造活动。黄陂区甘露村与新洲区四屋湾村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通过量化积分考评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有效促进清廉村居建设,营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经管)部门建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结合任务总量,提出实施清廉村居典型培育“5115”工程,即:省里每年支持50个村居、各市州及各县(市、区)每年分别支持10个村居、各乡镇(街道)每年支持5个村居,开展清廉村居典型培育,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2.4万多个村居全覆盖。“乡村治理关键在人,为实现清廉村居建设目标,必须加大各级治理人才、公共设施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朝辉表示。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