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汤原:良机+良法助力单产提升

2025-04-29 16:42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暴佳然 作者:岳海兴 张文静

眼下正值春耕的“黄金期”,连日来,黑龙江省汤原县田野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各乡镇抢抓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开展旱田翻地起垄作业,大力推行“大垄双行”密植技术,让科技成为单产提升的“法宝”。

在香兰镇兴安村田间地头,由旋地机、起垄机和镇压器组成的“春耕铁三角”正在协同作战。在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准指引下,开展翻地、起垄、镇压全流程作业。旋地机率先将土地进行深度翻耕,打碎土块,疏松土壤;起垄机紧随其后,以130厘米垄距精准进行起垄;镇压器对起垄后的土地进行压实,减少土壤空隙,增强土壤保墒能力。

“‘三机联动’不仅让碎土、起垄、镇压一气呵成,每台机组日作业量可达400多亩,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60%以上。”香兰镇安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队长张强说。

今年,安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首次规模化推行“大垄双行”密植技术,以“机械化+智慧化”“组合拳”,有效提高耕地蓄水保墒、抗旱排涝能力,让作物通风透光更均匀,助力粮食产量提升。

在起垄作业中,北斗导航系统成为隐形“指挥官”。在拖拉机驾驶舱内,屏幕上实时显示垄向角度、作业速度等数据,方向盘自动微调轨迹,为农机提供厘米级精准定位,确保垄向笔直、垄距均匀。“过去靠经验,现在凭数据。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还能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把春耕的黄金时间牢牢抓在手里。”香兰镇安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沙忠硕说。

无独有偶。永发乡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等农业新技术,引导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采取“大垄双行密植”“大垄四行密植”等种植模式,并辅以耐密品种、精准施肥及滴灌节水等综合措施,逐步形成“大垄+密植+全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种植体系,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大垄密植技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密度可增加10%以上,有垄宽110厘米和130厘米两种技术模式,玉米每公顷保苗7至9万株,平均增益1万株;大豆每公顷保苗27至30万株,平均增益3万株。大垄密植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将为农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永发乡副乡长张迪说,“今年,永发乡旱田大垄密植推广面积预计将突破1.3万亩。”

近年来,汤原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传统小垄”到“智慧大垄”,科技的力量正在让黑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汤原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大垄密植”面积达24万亩,不仅扩增了垄体土壤容量,为作物根系生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优化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增产双赢。

作者:张文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