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牛,天津的技,将共同“养”出京津冀餐桌上的美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天津市合作的兵地农业合作肉牛育肥项目近日在天津北辰区启动。首批4000头新疆肉牛已在天津进行科学养殖,预计半年后达到最佳肉质,恰好赶上中秋、国庆消费旺季。
这一合作不仅构建从两地,从牧场到餐桌,集肉牛繁育、养殖、屠宰、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着力打造跨区域产业协作样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
去年底,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写入了“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天津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也提出了相关内容,此次合作正是兵地嵌入式融合发展走深走实的实践。天津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各取所长共同发展肉牛产业。“我认为此次合作,在促进产业发展上能够提升养殖水平、打造全产业链,并且作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总畜牧师李晓东表示。
“天津市交通高效便捷,2小时交通圈覆盖超过5000万消费人群。‘津农精品’品牌总数达到225个,年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两旺,市场潜力无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彤全面介绍了天津市蕴含的市场价值,以及农业农村良好的发展态势。天津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菜篮子”重要农产品自给能力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从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天津持续打造优质高端的规模的养殖基地。今年一季度,肉牛存栏达到18.44万头,同比增长4%。目前,天津全市备案的规模肉牛养殖场共计310个,存栏规模1000头以上的场有23个,肉牛规模化率达到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总畜牧师李晓东介绍,2024年底,天津市牛肉产量达到4.6万吨,同比增加44.8%,创近年来牛肉产量历史新高。饲养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等。
从前,天津市长期对口支援新疆。从津沽大地到天山南北,从海河两岸到昆仑大漠;援疆,让津疆两地不再有距离。本项目落实兵地党委深化农业协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创新采用“产业联动+双向赋能”合作模式。“合作是基于长期的天津对我们兵团的援疆,通过双方的沟通认为具有长期合作的基础。新疆牛的产量多、天津的市场大,通过合作有效解决了新疆的肉牛销售和天津市场购买放心肉的需求,是双赢的项目。”新疆中新建农牧企业负责人陆忠表示,项目今后还将加入屠宰、加工等产业链条,实现让新疆美味达到京津冀市民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将为兵团优质畜产品“出疆入津”,完善区域布局,拓展全国市场开创广阔空间。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发展改革委,新疆中新建农牧企业,北辰区、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