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全球人类发展进程放缓

2025-05-13 10:5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婧 作者:安澜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2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人工智能(AI)有望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人类发展报告》以“抉择时刻: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与可能性”为题。报告显示,2020-2021年特殊时期过后,人类发展进程未能如预期实现持续性复苏,反而陷入意料之外的乏力局面。除全球发展减速外,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正在扩大。世界需要采取果断行动,摆脱长期停滞的局面。

报告显示,人类发展水平较低和非常高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已连续四年加剧。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些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尤为严峻,这主要源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债务危机恶化以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表示,过去数十年来,世界本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若2024年的疲软态势演变为一种“新常态”,那么2030年的里程碑可能将推迟数十年,这将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分裂加剧,面对经济与生态冲击时愈发脆弱。

“在人工智能快速渗透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当下,我们应该重视促进发展的潜力。几乎每天都有新能力涌现,虽然人工智能并非万能灵药,但我们的选择将可能重燃人类发展之火,开辟新的道路与可能。” 阿奇姆·施泰纳说。

人工智能技术可及性仅仅是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人类,而非简单替代。

报告提出,采取“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并指出三个“关键行动领域”。第一,构建人机协作型经济,推动人类与人工智能协同共进,而非彼此竞争;第二,贯彻全周期人类主导,在人工智能从设计到应用的全周期保障人类自主权;第三,升级教育医疗体系,打造符合21世纪需求的社会服务系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佩德罗·孔塞桑(Pedro Conceição)指出:“未来数年,我们对技术转型的政策抉择将长期影响人类发展进程。若落实正确的政策方针并坚持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则可成为连接新知识、新技能与新理念的桥梁,从农民到小微企业,赋能多元群体,并确保技术红利普惠共享。”

报告还显示,东亚地区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肯定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所处的全球领先地位,尤其在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方向表现卓越。

作者:安澜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