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金棉乡的千亩烟田里,植保技术员陈权背着工具包,穿梭在田埂间,挨家挨户走进烟农的田间地头。“老胡,你家烤烟移栽完了吗?这个药需要在移栽的时候喷洒在烟苗周围才能够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一瓶可以施两亩烤烟。”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喷洒操作,手把手指导烟农进行病虫害防治。
这片烟田的变化,源于当地兴起的烤烟植保托管服务。金棉乡作为重要的烟叶产区,曾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传统烟叶种植中,植保环节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烟农不仅缺乏专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还因经验不足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烟叶减产损失严重。加之年轻劳动力外流,烟叶植保工作愈发艰难,如何提升烟叶植保效率、保障烟叶品质,成为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针对烟农在植保过程中的痛点,2025年金棉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一村一户精准指导”的服务模式,为烟农提供定制化的农药使用及病虫害防治方案。烟农只需按需支付每亩55-120元不等的托管费用,就能享受从烟叶移栽到成熟采收全程的专业指导服务,并且全过程配发防治药剂。
植保团队的技术员们定期深入各村各户的烟田,仔细查看烟叶生长情况,根据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和病虫害发生规律,为每一户烟农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措施。在农药使用方面,技术员们严格按照绿色防控要求,科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精确指导配比浓度。“以前打药都是跟着别人学,有时候药不对症,浪费钱还没效果。现在有技术员上门指导,不仅知道该用什么药,连怎么打药、什么时候打都讲得清清楚楚。”烟农胡打史感慨道。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烟叶,植保技术员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在烟叶苗期,重点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指导烟农做好苗床消毒和温湿度管理;进入团棵期后,加强对蚜虫、烟青虫等害虫的监测,通过田间悬挂黄板、释放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技术员们还建立了“一对一”服务微信群,24小时在线解答烟农疑问,遇到突发病虫害情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
这种“一村一户”的植保托管服务还极大地提升了烟农的种植技术水平。在技术员长期的指导和培训下,越来越多的烟农掌握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成为了懂技术、会管理、会用药的新型职业烟农。如今,金棉乡的烟田里,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田生态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在政策支持方面,当地烟草部门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对采取植保托管服务的烟农给予资金补贴、技术扶持等,目前金棉乡植保托管服务面积已覆盖6888亩烟田,惠及571户烟农,成为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植保技术员下乡指导农药使用技术。汤永玉 摄
从过去的盲目防治到如今的精准施策,金棉乡的烟叶产业正借助“一村一户”植保托管服务实现转型升级。这种贴心的服务模式,不仅为烟农减轻了负担、增加了收入,更为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绘就出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画卷。
作者:汤永玉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