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咱自己也有这好玩意儿了,再不用费劲请别人来撒药了!”晌午日头刚出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广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门口就人声鼎沸。10多个人正围着社里新买的无人机稀罕地东摸摸西看看。
村民们围观广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新设备”
“瞧瞧,我们这无人机昨晚刚到,上面这防刮膜还没摘下去呢。”桦川县四马架镇新兴村龙胜屯村民蔡鸿文兴奋地说道。
蔡鸿文家有90亩地,以前田里的活都得自己干。今年合作社刚成立他就第一时间加入,将土地全程托管给合作社经营。往常十多天才能整完的地今年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他觉得自己的选择特别正确。
社员们认真检修机械设备
“我是带机器入社的。以前都是小马力车,翻得浅质量也不好。现在合作社有200匹马力的大车了,还有施肥这类的器械,种地效率提高了很多,时间还节省下来不少。”蔡鸿文开心地说道。
不仅如此,除了种自己家地的收入,在社员自家地干完农活之后,如果合作社有需要,像拉小垄或者整理小块土地这类活儿,可以用个人机械为合作社作业,每小时有50块钱报酬。
蔡鸿文补充道,社里都是现金结算,油料也由合作社提供。这样一来,大家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既省时省力,又多了一份收入。
桦川县四马架镇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农户自愿入股+合作社同意运营”的方式,整合土地资源,适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广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通过带机入社的形式,广泛吸引农户参与,采取土地集中连片托管模式,使作物种植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
“咱们村以前可没有这些无人机啥的。往常一垧地给一百块钱雇人来撒肥撒药,人家还不愿意干。我就寻思着,干脆咱自己买得了。”广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广彬说着,又指了指一旁的滴灌微喷带说,这也是眼下想尝试的新玩意儿。
原来,孙广彬听说现在流行搞水肥一体化,自己琢磨着也想试试这滴灌的支出成本到底会是多少,能不能让庄稼高产。今年自己就拿了两块地做试验,一块地做覆膜,另一块地做滴灌。
“这覆膜和滴灌,对咱们来说都是想尝试的新模式。我打算先做个试验。要是试验效果不错,咱就大面积推广应用,不行就再改新路子。”短短对话中,是孙广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以前土地太分散,这家几亩,那家几亩,耕种起来很不方便。直到有一次我去乡里见到书记和镇长后,他们提到国家现在有土地集中连片托管经营的政策。我一想,这不正合我意嘛。回来后我就开始号召大家,跟大伙讲解怎么把零碎的土地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个行政方块。”孙广彬说。
就这样,抱着大伙一起合作,挣钱的机会肯定更多的想法,孙广彬就把合作社张罗起来了。有的农户没有设备,有的没有资金,大伙就这样发挥各自的长处,把合作社的雏形摸索着整合起来。
“目前合作社刚成立十多天,很多东西都还没捋顺,像企业章程这些都在逐步完善。有啥问题大家提出来,及时改正就行。我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经有不少周边的人想加入,大概有4000人了。”孙广彬边说边盘算着,目前与他们合作的土地已超过了1.2万亩,有5000多亩处于待播状态,村子里95%以上的土地都与合作社进行了合作经营。
合作社院里,一辆200匹马力的拖拉机还挂着红绸。“后续咱还得再买大马力设备,这几台肯定不够使……”在大伙儿的簇拥下,孙广彬带着大家往覆膜的试验田里走去,步伐愈发坚定。
作者:王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臻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