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万亩瓜田绿意盎然,圆润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叶间,犹如镶嵌在金沙江畔的“绿宝石”。随着采收季临近,瓜农们正抢抓农时,开展田间管护、疏果定瓜、铺设滴灌等精细化作业,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上市作足准备。近年来,华坪县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推动西瓜、烤烟、芒果等特色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富民强县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瓜”
华坪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西瓜生长的天然沃土。然而,传统种植模式曾面临水资源短缺、病虫害频发等难题。如今,依托现代农业技术,西瓜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的跨越式发展。
本地网红在瓜田李直播销售。陈顺兵 摄
在荣将镇宏地村连片瓜田里,滴灌管网纵横交错,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过去浇水全凭经验,现在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每亩节水30%,肥料利用率提升40%。”瓜农刘向东介绍。
为减少农药使用,县农业部门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瓜田中,黄色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与性诱捕器协同作业,替代传统农药喷洒。“有机肥替代化肥后,西瓜甜度稳定在12%以上,亩均增收2000元。”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李晨夕表示。
在兴泉镇西瓜基地,无人机低空掠过瓜田,均匀喷洒叶面肥;物联网设备实时回传土壤数据,指导瓜农调整管理措施。通过“合作社+科技示范户”模式,全县建成标准化瓜田1.2万亩,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
西瓜与烤烟“双轮驱动”
华坪县在深耕西瓜产业的同时,将烤烟作为另一支柱产业,形成“特色林果+经济作物”的多元格局,破解单一产业风险。
“西瓜和烤烟都需精细化管理,滴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共享。”新庄乡八德村烟农蔡红华说。八德村利用复垦的120亩弃渣场,建立烤烟高标准示范区,实现亩产值突破7000元。烟草部门建设的密集型烤房和水肥一体化设施,也为西瓜产后储存提供支撑。
针对资金短缺难题,华坪县创新“烟叶贷+西瓜贷”双轨金融支持。今年,县烟草专卖局联合银行为200余户农户发放贷款近40笔,其中15%的资金流向西瓜种植户,助力购置农机、升级设施。瓜农丁祥华利用贷款扩建西瓜大棚,实现错峰上市,每亩收益增加1500元。
西瓜采收期与烤烟移栽期错峰,形成“季节性务工+长期产业”的就业链。在永兴乡,200余名村民既参与西瓜管护,又加入烤烟移栽,年务工收入超3万元。“家门口就能挣双份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脱贫户谷金成感慨道。
从“深山果”到“网红瓜”
华坪西瓜凭借品质优势,正从区域特产升级为全国性品牌。
“家人们看,现摘的西瓜脆甜多汁,点击下方链接秒杀!”在抖音直播间,瓜农刘丽日均售出西瓜5000斤。2024年,全县建成电商直播基地3个,培育“网红瓜农”50余名,线上销售额占比达35%,产品远销北上广深。
依托“中国芒果之乡”生态名片,华坪县打造“春摘西瓜、夏品芒果、秋游田园、冬赏樱桃花”的全季旅游线路。在石龙坝镇,千亩瓜田开放采摘体验,游客可参与授粉、定瓜等农事活动,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20%。
“华坪西瓜”地理标志认证进入冲刺阶段,绿色食品认证覆盖率超60%。通过建立溯源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全程,市场溢价率提升25%。
华坪县依托西瓜产业,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推广AI病虫害识别、无人采收机器人等新技术;发展西瓜汁、果
新庄乡西瓜收售现场。陈顺兵 摄
酱等深加工产品,建设冷链物流中心,降低产后损耗;以“西瓜+烤烟+芒果”为核心,打造金沙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带,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从藤蔓间的青涩幼果到畅销全国的甜蜜产业,华坪西瓜的蜕变,是科技兴农与产业协同的生动实践。在这片热土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作者:李自林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