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开幕

2025-05-20 21:33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赵子萌 作者:郜晋亮

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重挑战,在农业农村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及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Alliance of Bioversity International and CIAT)共同主办,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于5月20日上午在云南昆明开幕。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陶怀颖、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副主任玛塞拉·金特罗(Marcela Quintero)、老挝农林部副部长占塔坤·布拉潘(Chanthakhone Boualaphanh)、生态环境部一级巡视员刘宁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主持。

大会现场。

陶怀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诺。截至目前,我国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搭建、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增收有机衔接、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等领域作出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他强调,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在政策保障体系完善,保护条件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强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多维度协同,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共赢。

杨振海表示,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挑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职责使命,始终坚持走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以及助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列。他指出并呼吁,中国农业科学院愿与各方携手,深入挖掘生物多样性潜力。不断加大对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近缘种、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持续探索优化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生产中的利用,实现全球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王显刚在致辞中表示,地形和气候的特殊性,使云南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省份。云南坚持立足优势,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云南将以此次大会的举办为契机,与大家携手合作,积极探索开展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工作,促进建立更加有效的全球食品系统,助力全球减贫和生计发展。

印度植物遗传资源学会主席拉杰·帕罗达、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施启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阐释了“德里→罗马→昆明路线图”,报告自德里、罗马到昆明所采取的行动、进展和成效,以及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贡献。大会国际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卡洛·法达主持大会主旨演讲,《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秘书处秘书米兰达、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与营养司司长纽菲尔德、全球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斯特凡·施密茨等,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演讲。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物多样性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些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农业生物多样性议题。首届和第二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分别于2016年(印度新德里)和2021年(意大利罗马)成功举办,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里宣言》与《罗马宣言》,为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创新利用提供了行动指南。本届大会以“农业生物多样性繁荣人类和地球”为主题,将提供一个分享和管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共同探讨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展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挑战和趋势的交流与评估,共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计,推动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系统。作为世界八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将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据了解,本次大会紧扣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健康饮食、性别和社会包容性以及保护和管理战略等设置了六大核心议题,覆盖科学研究、政策创新与实践应用,围绕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将举办40余场主题报告、15场边会及16项典型案例展览,内容涵盖学术研讨、政策对话与实践经验分享。与会者可参与主旨演讲、分会场讨论及墙报展示,并与国际专家就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旨在从多维度破解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现实难题,为全球提供一个分享和管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开展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挑战和趋势的交流与评估,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背景下,研讨并提出需要加强的优先领域、目标和行动以及创新性财政机制。

此外,本次大会旨在凝聚全球共识,交流和分享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方面的新知识、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在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5月22日下午,大会将举行闭幕式,宣讲并发布《2025昆明宣言:农业生物多样性助力更有效的全球食品系统》,明确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应对粮食危机与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同时,大会将提出创新性财政机制与政策建议,推动建立跨国合作平台,促进种质资源共享、技术转移与能力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