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据悉,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专项行动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企业反映最为强烈和集中。
司法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需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专项行动部署以来,司法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工作专班通过加强政策解读、出台工作指引、下发工作提示和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指导基层明了干什么、怎么干。对基层2.4万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视频调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30多万名一线行政执法骨干进行专项培训。开发建设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实时统一汇总问题线索,自动分送至相应地区和部门。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部分领域的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审批成本等违规行为;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问题;强化陆路、海运口岸等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对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彻底。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对不合规收费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并及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同时,严格开展新政策的合规审查,杜绝违规收费政策“带病”出台,从制度层面筑牢风险防线,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当前,涉企行政执法还存在着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行政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的人员2648人;山东省青岛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人员351人。各地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了1140条线索,处理相关人员1068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