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蓝莓的果径超过了18毫米,属于特级果,最近的价格在80元每公斤,中果、小果的价格也不差,亩产值可达9000元。”谈起蓝莓的市场行情,龙文德脸上洋溢着喜悦。
当前正值当地蓝莓集中采收季,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的蓝莓种植地,一簇簇饱满圆润覆着白霜的蓝莓果实挂满枝头,随处可见工人们采摘蓝莓的身影,呈现出一派“莓”好的丰收景象。
桃园村田间萝卜条晾晒场景。陆肖蓉 摄
龙文德今年37岁,担任龙朋镇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桃园村民委员会主任已有5年,他见证并参与了这些年桃园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
桃园村地处山区,与红河州建水县、玉溪市通海县接壤,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早些年由于水源和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村里没有适宜的支柱产业,村民们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生,遇到干旱年份只能靠天吃饭,收入仅能解决温饱。
2005年以来,石屏县烟草专卖局陆续投入资金90余万元,在桃园村修建地边小水窖、管网,完善农田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了耕作条件,解决了村民的农业生产用水难题。不仅如此,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烟草部门还提供机耕补贴、烤房新建改建补贴等惠农政策,助农减工降本,让村民有了发展其他产业的“底气”。
近年来,龙朋镇结合当地海拔气候优势,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建设目标,大力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不少种植户试种成功并尝到了甜头。
龙文德查看蓝莓挂果情况。陆肖蓉 摄
2020年,为了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龙文德和桃园村的村干部们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在村里带头种植蓝莓。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近两年村里种植蓝莓的户数逐渐多了起来,蓝莓种植面积突破了2000亩。
“除了发展蓝莓种植,桃园村这些年还积极推广烟后白萝卜种植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烤烟+白萝卜+蓝莓’的多元化种植致富新路子。”龙文德说,“利用烟后空闲田地种植白萝卜,不仅可以少施化肥节约成本,而且周期短、产量高,一块地就能有两份收入。”桃园村委去年种植白萝卜1000余亩,白萝卜收入约500万元。
如今,大型机耕机械化翻犁、理墒、打塘代替了以前传统的锄头挖地、牛犁地,生物质新能源烤房代替了传统的燃煤烤房,既减少了耕地流失,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靠着“烤烟+白萝卜+蓝莓”的多元化种植模式,桃园村委已有超过一半的村民从土木房里搬进了小楼、开上了小汽车,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一步,我们村将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到此处体验烟盒舞、海菜腔等非遗文化和蓝莓采摘。”龙文德说。
作者:陆肖蓉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