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十八年回望】重庆篇系列报道之二十二:锚定产业规划 与城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访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齐琅

2025-06-18 16:54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王琴 作者:伍洪 李吉森

在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有位个子瘦高的员工,他就是该行现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齐琅。他曾用三年时间将5亿元的贷款数字,写成了一本关于奋斗的立体教科书。

2012年,24岁的齐琅还在克拉玛依的荒漠中勘探石油。齐琅回忆:“那个时候的辛苦真叫苦!在村镇银行工作的辛苦赶不上在克拉玛依时候的一半!”

2013年,命运就像长江的支流,突然将齐琅推向了金融行业的河道。从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到华岩支行行长,他像攀岩者一样,在陡峭的职业岩壁上寻找着力点。2016年齐琅接手华岩支行行长时,这个地处偏远的网点就像未开垦的荒地,而他们用“半夜敲门”的执着,让金融的种子在深夜的水果市场生根发芽。

为了开拓一个水果市场的业务,齐琅和同事们调研发现,白天市场里的商户都在休息睡觉,很难找到他们。他们的交易时段是凌晨2时至早上9时,只能在半夜才能和他们见面谈业务。“哪家银行工作人员半夜上班的?”齐琅左思右想。记得那个飘着果香的深夜,当整座城市沉入梦乡,齐琅带着三个年轻客户经理却驾车驶向黑夜中的水果批发市场。他们的手电筒光束划破夜空,像萤火虫点亮沉睡的摊位。齐琅表示,想要收获,就必须在别人休息时播种。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沾着露水的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资料,最终让数十家商户成为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华岩支行的合作伙伴。

在火锅沸腾的雾都,齐琅带着团队又发现了新的密码。他们像美食侦探般穿梭于冻品市场,从牛油香气中嗅出商机。齐琅介绍,火锅产业链就像热带雨林,每个商户都是重要的物种。通过批量授信模式,他们让金融“活水”在食材供应链里汩汩流淌。

在十年前重庆的基建浪潮中,齐琅就像精算师般计算着钢筋水泥的金融价值;如今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暴,他又转型为产业变革的瞭望者。时代的动能,永远属于那些提前蓄力的人。

截至2024年末,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通过“长江渝融通”平台投放的3.42亿元贷款,就像用数字编织的安全网,托举起无数小微企业的梦想,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在的重庆正在上演双重变奏曲:车间里的机械臂组装着新能源汽车,洪崖洞的灯笼映照着八方来客。而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的场景建设,就像在城市的褶皱处播种希望。他们既深耕居住区的万家灯火,又经营商业区的星辰大海。

齐琅常说的“客户是衣食父母”,让采访组一行想起语文课的《背影》。金融工作者的弯腰服务,何尝不是另一种亲情的延伸?那些凌晨三点的市场走访,那些带着计算器到火锅店的洽谈,都在诠释着“信赖”这个词的温度。

齐琅表示,站在时代的分水岭上,重庆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将持续推进场景建设工作,积极探索行业、产业链客群,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客户群体;抓好居住类(小区、商居等)与经营类(市场、园区、写字楼、行业等)两大场景营销,做到“新增创建”与“存量维系”并重,进一步做优增量、激活存量。

伍洪 李吉森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