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文化礼堂的“共富夜校”课堂上,62岁的村民寿华兴用手机扫描“浙学通”场所码,记录自己学习非遗莲花落的时长。这一扫,“扫”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新风尚,也展现了柯桥区用数字技术推动全民学习的生动实践。
如今,从非遗传承到烘焙技能,从老年教育到党员学习,“共富夜校”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正通过数字化手段,让乡村文化教育焕发新生。齐贤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先锋,创新推出以“文化活动+管理机制+数字化应用”为内核的“三位一体”模式,让各类课程在白天与夜晚、工作日与周末间无缝衔接。
柯桥区“共富夜校”举行的绍兴十碗头厨艺培训。
据介绍,学员通过智能手机培训,就能轻松使用“浙学通”微信小程序,学习成果还能自动存入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村民张素娟用烘焙课程积累的学分成功兑换了非遗戏曲课程,直呼:“像文化版的‘蚂蚁森林’,学习变得有成就感。”数字赋能下,齐贤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日渐浓厚。
齐贤村的实践,只是绍兴市柯桥区数智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城市,着力推进“学校后”教育等六大工程,浙江开放大学柯桥学院以“浙学通”平台为载体,驱动社区教育驶入快车道,该学院负责人介绍,“浙学通”不仅记录市民学习过程,还提供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其中,“浙开·浙里美”课程汇聚全省优质社区教育课程面向社会直播,柯桥区就有8门课程入选。目前,柯桥区的平台注册用户达18.2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16.28%;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用户占比近半,有9.15万人。据统计,近两年来,在当地,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年均超1800场,清晰印证着数智触角的深度延伸。
学员们正在用手机进行扫码签到。
为了擦亮这块“数字学习”招牌,柯桥学院还打造“柯桥区终身学习网”空中课堂、优化“柯桥终身学习”微信公众号,让市民在家就能报名和学习。平台汇聚时政、养生、技能、科普等八大类7800余门免费课程,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学院还围绕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共富夜校”等品牌项目,大力开发优质数字学习资源,近年来,获得省级及以上推介的课程资源达50余门。
“以‘浙学通’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不仅激活了‘共富夜校’,更是在柯桥区市民心中播下学习的火种,为共同富裕注入智慧动能。”柯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数字为“舟”,引领全民学习新风尚,打造数智赋能的“柯桥样板”。
作者:张宏泰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