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2024—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成功入选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市。该市市委、市政府将试点作为产业升级与乡村人才培养的关键工程,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开设包括农文旅融合发展、青年创新创业、乡村文化产业等试点班次17个,累计培训804人,学员满意度达100%,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紧密贯通,农民综合能力与增收本领显著增强。
在推进过程中,该市充分发挥各方主体作用,保障工作落实。庆阳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实现市县两级联动推进;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全局,创新运行机制,成立专班常态化指导,5个试点覆盖县区同步组建专班,整市推动试点工作;市农广校扛起主体责任,建立联县包抓机制,审核方案29次、现场督导17次,加强省内外交流互鉴,锻造“市校统筹、县校落实、全员参与”的高效体系。
同时,该市牢牢把握“三个导向”确保双向贯通。目标导向精准适配,聚焦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围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及本地5个百亿级农业集群、4条百亿级产业链精准设置课程,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确保培训与县域产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创新导向模式多元,探索“校地”“校企”“校校”“体系联合”等多元办学模式,联合多部门遴选学员、确定师资,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合作实训,组织学员赴北京、天津、四川等地跨省(市)研学。创新培育方式,融入破冰团建、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环节,成立“专家驿站”跟踪指导,将实践教学、线上教学、跟踪服务贯穿于贯通培养全过程,形成“听看感练问思悟践”学习闭环。
实用导向产教融合,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实践课程占比超60%。依托田间学校推动“教室教学”向“产业链教学”转变,推广“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融合教学法。例如,食用菌班赴鄂、豫基地取经提升效益;农文旅班掌握“民宿+非遗文创”模式助村增收;电商学员返乡直播带动线上销售额增长30%,农民真正掌握“新农具”、成为“新农人”。
在陇原这片充满希望的“试验田”上,庆阳市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正在全面开展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员学习成果转化运用能力,推动学用深度融合,确保试点工作完美收官。
作者:陈彦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