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研讨会上举行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首发仪式。首发仪式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辑委员会总主编、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同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经理、副总编辑刘杭同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主编,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刘丹青教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文字学科社会语言学分支主编李宇明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同时,杨牧之同志向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中国辞书学会赠书。
杨牧之同志(左二)与刘杭同志、刘丹青教授、李宇明教授共同为新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揭幕。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战略决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于2011年由国务院批准立项。项目得到全国各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此做出重要指示。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经推出的纸质版中,语言文字学科卷借助于国家知识服务体系,以科学、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向读者大众普及语言文字学科知识。学好并且用好语言文字,对于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基础学科。人类的日常交流紧密围绕着各种语言,文明的发轫与流觞依托着多样的文字。无论古今中外,一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贯穿始终。语言文字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基础。另一方面,语言文字也是人类社会中最现代的基础学科。语言文字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无论是文与理、本体与应用、共时与历时,都非常突出,具有开拓新研究领域的强劲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依靠愈发复杂的大语言模型快速发展,而语言文字在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中起着支撑的核心作用。语言文字作为基础学科,对于文明传承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学科调研工作于2014年启动。2015年起,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所的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近40位权威专家、学者组成学科编委会,学科编撰工作正式开始。2016~2022年,学科编委会通过确定学科知识框架、拟定条目撰写提纲、编写各类典型样条、邀请约460位作者、分支学科工作研讨等,不断推进条目编撰工作。2016年起陆续回稿,随后经过严格、有序的审读和质检流程,最终于2022年底完成主体工作,学科网络版约4400个条目上线发布。其后在网络版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选框架、仔细打磨,推出了纸质版。
纸质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设有综论、世界诸语言、中国诸民族语言、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音系学和音韵学、语音学、词汇学和训诂学、修辞学和翻译学、文字学、词典学、方言学、功能-认知语言学及语言类型学、语言教学与学习和语言测试学、计算语言学及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18个分支,收录实写条和参见条共1713条,约260万字,是语言学学界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合力完成的浩大文化工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构建并呈现了学科知识体系,汇集了学科各领域基本知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科最新发展特点。编纂出版人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保证进度,并寻根究底、研核是非、精益求精,保证质量。全体工作人员十年磨一剑,完成了这部具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三版)·语言文字》。
刘丹青主编认为,大百科全书是积累、整理、传承和发展人类知识诸多形式中最为集中的一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的出版发扬了第一、二版前辈作者的优良学风文风,在第一、二版条目的基础上发展、拓展,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字学科快速稳步发展的成果,非常值得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广大受众关注好、传播好、使用好、发扬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
李宇明教授对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的出版表达了衷心祝贺,同时表示,这部百科全书呈现了时代的潮流,回应了社会、学科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容纳并展示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第三版出版之际,期待《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国内主要少数民族文字版问世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四版启动编纂。
刘杭同志在讲话中表示,百科全书是“国之重器”,百科全书的编纂为学科知识的梳理、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中国大百科全书》走出了第一版填补空白、第二版跟踪发展、第三版引领时代的发展三部曲,第三版已经在学科数量与条目数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编纂工作充分体现出作者团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写作技巧,体现出学术体系的建构能力,展现出学术的话术、方法、技巧,承载了人类积累下来的宝贵知识,传达出学术界诸多大家积累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经验,展现出百科全书特有的“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精髓,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会借助《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学科卷出版的契机,培养和增进社会广大受众对语言文字这一古老而又年轻、蓬勃发展的学科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