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蒜”盘打得响 村民腰包鼓

2025-07-04 21:18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婉茹 作者:李道忠 周静静

仲夏时节,新疆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迎来红皮大蒜的丰收季。田间地头,蒜农们正忙碌地采挖大蒜,绿油油的蒜田里弥漫着浓郁的蒜香,一派繁忙喜悦的景象。近年来,当地通过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不断提升大蒜品质,进一步打开了市场销路。

村民在捋蒜须。

在大有镇韭菜园子村的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挖蒜、捋蒜须、编蒜。当地的红皮大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备受市场青睐。红皮大蒜不仅在口感和外观上独具特色,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红皮大蒜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常被用于腌制。

“今年家里种植了12亩红蒜,通过引进滴灌技术,实现了水肥精准输送,亩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科学种植让红皮大蒜的产量和品质都提升了。今年的红皮大蒜个头饱满、色泽鲜艳,不仅不愁卖,直接在田间地头就能卖掉,收入也比往年更好。”村民杨建明说。

大有镇地处南部山区逆温带,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为红皮大蒜生长打造了天然“温床”。这里产出的红皮大蒜以蒜头圆大、蒜膜紫红、蒜瓣洁白、辛辣醇香而闻名,不仅大蒜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品种,而且具备更强的耐储存特性。红皮大蒜于头年9月、10月播种,属于秋蒜品类,通常在来年6月份左右开始集中上市,恰好填补了国内市场大蒜供应的季节性空白,深受消费者和商家欢迎。

大蒜收购商刘明说:“我们是从乌鲁木齐新联市场过来的,每年都会在这里收购5吨左右的大蒜,销量特别好,遍布全疆各地。”

大蒜采收需要大量人力,每年丰收季,当地许多村民通过参与挖蒜工作获得额外收入。大有镇韭菜园子村村民黄巧弟表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每天能挣150块钱,还能照顾家庭,非常方便。”这一产业不仅带动了种植户增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大有镇韭菜园子村党总支书记刘永清介绍,今年我们村种植红蒜109亩。为保障丰收,我们实行技术与政策双管齐下。在推广滴灌技术,实现水肥精准输送的同时,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农户每亩补贴800元,还组织农技专家全程指导,从选种到田间管理“一对一”服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大有镇将大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产业兴旺”总要求,立足现有资源优势,以“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目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和销路拓展,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2025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增至1550亩,亩均收入5000元,全镇大蒜收入可达700多万元,大蒜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目前,大有镇红蒜已进入集中采收期,结合《吉木萨尔县2025年大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部门指导开展大蒜防控技术试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亩产稳定在800公斤左右。同时,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我们镇还开发大蒜、羊肚菌、草莓等土特产发展‘后备箱经济’,让小小红皮蒜成为持续富民的‘金豆子’。”吉木萨尔县大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何冬林说。

今后,大有镇将继续通过机械化种植、田间跟踪服务指导、保鲜贮藏等方式,畅通大蒜销售渠道,延伸大蒜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小蒜头做成“大产业”。

作者:周静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