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我收到《南方日报》记者老乡发来的信息,得知我们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长隆村荣获全国第七届全国文明村时,一时间眼泪不禁涌了出来。谁能想到,这个捧回沉甸甸“全国文明村”荣誉的粤东北山区小村,曾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缺乏凝聚力的“软弱涣散村”!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心心念念于斯的长隆人,回望8年来长隆村的点滴蜕变、仓海诗廊创建的寸缕艰辛,泪水再次模糊我的双眼。
我们长隆村所在的文福镇是著名抗日志士、教育家、爱国诗人丘逢甲的故乡,也是著名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获得者丘成桐先生的家乡,除此之外,还培养出了一批有所成就的精英,可谓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尽管坐拥丘逢甲、丘成桐故乡的“金字招牌”,长隆村发展得却不够理想,2018年还被认定为全省“软弱涣散村”。如何改变长隆村“端着金饭碗”不会用的现状,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让我豁然开朗。那年12月31日晚,我和爱人驱车400多公里回到长隆村,连夜把村里二十几个户长邀到村老人活动中心开会,提出利用村口荒废的湖洋田共同捐资建设仓海诗廊,纪念弘扬逢甲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大胆设想。为了让设想早日成为现实,在自己首先带头捐了1万元后,又四处奔波发动亲戚朋友和同学老乡积极捐款,还和爱人利用年假节日回乡走家串户,当起了宣讲员、解说员和发动员,很多时候周五回村、周日返穗,一个来回上千公里。很多人被我和爱人的热情和恒心打动,纷纷捐款捐物、有的还一捐再捐,连我在新加坡培训时的班主任老师也远隔重洋慷慨解囊。面对众多的捐赠,我无以回报,“只有山歌敬亲人”,唱一首客家山歌表达谢意,以至爱人也经常打趣我“四处去卖唱”。如今想起来,无限酸楚又无限甘甜。
今日的仓海诗廊。梁伟龙 摄
为了发动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争取书画艺术家为仓海诗廊捐赠作品,我经常请同乡和艺术家小聚,以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每次费用都由爱人自掏腰包,但她从无怨言。然而,当读大学的儿子周末回家,本想为喜欢吃牛肉的儿子买点牛肉加菜,但一听说每市斤牛肉要68元,她就没有下手,而是买便宜的鸡肉将就了。当看到她从十三行大排档买回15元一条的牛仔裤,穿上后还说样式挺不错时,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自从开始筹建诗廊后,喜欢旅游的她有三年多时间从未出门旅游。凡是节假日,她不是陪我拜访各界人士,就是开着车和我赶回老家,商议筹办诗廊事宜。回到老家,听说仓海诗廊建设公路需要征用我们几年前花了数万元挖好的鱼塘,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年逾古稀的国家一级工艺大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王增丰,不单答应担任仓海诗廊的筹建顾问,还专门捐献了1万元,并强忍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亲自发动数十位书画家为诗廊创作作品,三次组织数十位艺术家到蕉岭开展文艺活动,为仓海诗廊捐款和赠送作品。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得知家乡兴建仓海诗廊,欣然答应担任筹建顾问,并专门为筹建小组发来热情洋溢的书信,亲自挑选十首诗词供仓海诗廊建设使用。
2018年,仓海诗廊从“没有一分钱、没有一分地、没有一幅作品”起步,到2021年国庆前夕诗廊主体部分建成,累计获得社会捐赠资金300多万元、300多幅书画作品,以及1200万元的政府投资和其他支持。诗廊主体建成后,我又马不停蹄推动后续建设,先后建成“一区”(链接丘成桐祖居文化旅游区打造国家3A级景区),“两廊”(仓海诗廊、丘成桐感恩长廊),“三亭”(东区服务队纪念亭、解放亭、敏捷亭),“四中心”(游客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长者饭堂),“五馆”(长隆和平方志馆、长隆村史馆、丘仕坤书法艺术馆、王增丰漫塑艺术馆、陈根兴书法展馆),“十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海峡两岸联谊基地、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家风家教基地、文学创作基地、“老有所学”实践基地、政协委员联络基地、红色无线电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我又积极推动仓海诗廊结合乡村振兴和广东“百千万工程”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先后开展了“新年岃山外嫁女欢聚诗廊话振兴”“我为诗廊种棵树同心共建凤凰林”活动,举办了翰逸和平陈根兴书法展、中国仓海诗廊助力乡村振兴书法作品展、2023年首届仓海诗廊新春晚会、“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梅州市第二十一次(蕉岭)百人诗会暨首届“仓海诗廊杯”诗词大赛颁奖大会、“仓海诗廊”杯梅州市“赋能乡村振兴书写秀美家园”征文大赛、“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经验交流会暨爱心捐赠仪式、仓海诗廊和平人家长者饭堂开张仪式、“外嫁女回娘家”助推“百千万工程”艺术名家工艺作品拍卖会、王增丰漫塑艺术馆揭牌仪式和第二届仓海诗廊新春晚会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开展“九九重阳,相聚诗廊”为主题的重阳节系列活动,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国泰民欢仓海诗廊迎国庆”乡村音乐会等,第二届、第三届仓海诗廊乡村晚会,参与筹办2025年五一乡村音乐节。2023年,仓海诗廊所在村长隆村获评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2024年,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旅游特色村”。
仓海诗廊春晚上的表演。梁伟龙 摄
经过几年的建设,仓海诗廊不再仅仅是一个廊道、几块诗碑,而是成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撬动长隆村乃至文福镇发展的文化综合体。在诗廊的带动下,村容村貌改善了、业态发展兴旺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们散步遛弯和沟通交流多了、邻里纠纷和婆媳矛盾纠纷少了,长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印象最深的,是我在镇上加油站遇到一位50岁上下的陌生大姐,她径直前来搭讪。我说:“我不认识你啊。”她却说:“我认识你,你就是修建仓海诗廊的丘洪松主任!”她还兴致勃勃向我介绍仓海诗廊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一脸满足、如数家珍的样子,让人既羡慕又感动、既欣慰又受鼓舞。
莫问耕耘几担重,只因心中诗廊梦。回望牵头创建仓海诗廊,终使昔日全省“软弱涣散村”成为“全国文明村”的心路历程,我写下了小诗:“八载拓荒挥汗地,一廊焕彩谱新篇。山歌古韵迎佳客,诗墨清词颂俊贤。独抱冰弦追雅调,同斟玉露话丰年。万家灯火婵娟夜,旧径今朝锦绣妍。”在此与所有关心支持仓海诗廊建设的亲朋挚友们共勉共励,让我们继续勤出工、早下田,不负父老乡亲的深情期待,不负伟大新时代的眷顾厚爱!
作者:丘洪松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