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农金动态 详情

湖南石门农商银行 一句关键询问成功守护老人“钱袋子”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龚薇
  • 2025-07-09 17:48:36

日前,一位郑姓老人在湖南石门农商银行营业部办理开户业务时,柜员一句常规的“开卡用途”询问,意外揭穿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成功守护了老人的财产安全。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柜员循例询问开卡用途。老人透露,自己有一笔陈年欠款难以追回,一直耿耿于怀。近日,他通过微信添加了一位自称来自武汉的“律师”。该“律师”承诺,只需支付500元“手续费”,即可通过“专业法律渠道”为其高效“追回欠款”,并要求郑爷爷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并开设银行卡用于接收“法院追回的款项”。

柜员敏锐的职业警惕性立刻被触发,凭借丰富的临柜经验,迅速识别出多个典型的诈骗特征:

“追债”诱饵,小额试探——利用老人追讨旧债的急切心理,以小额“手续费”降低其防备。

身份可疑,渠道存疑——通过微信主动添加陌生人,自称“律师”但资质无从验证。

索要核心信息——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全套关键个人信息。

柜员判断郑爷爷很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暂停开户流程,第一时间上报运营管理部,并耐心安抚老人情绪,同时设法联系其家属说明情况。经银行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核实研判,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以“代理追讨债务”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假冒律师身份,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渴望挽回损失的心理,先以小额“手续费”试探,后续极可能利用获取的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进行盗刷、洗钱等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

得益于柜员高度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石门农商银行成功拦截了这起诈骗案件,为郑爷爷避免了潜在的重大资金损失风险。

此次成功堵截诈骗事件,充分体现了石门农商银行一线员工过硬的风险防范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未来,石门农商银行将持续强化员工反诈技能培训,加大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和反诈宣传力度,全力守护乡亲们的钱袋子。

石门农商银行温馨提醒广大客户:

警惕陌生“法律帮助”——对通过非正规渠道(如不明来源的微信添加)接触的所谓“律师”“法务人员”等保持高度警惕。

保护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核心个人信息。

认清“低投入高回报”陷阱——对“快速追回欠款”“低手续费、高收益”等诱人承诺务必保持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

遇事多问询——涉及转账、开户、提供敏感信息等操作前,务必向银行工作人员、家人或公安机关咨询核实。

作者:龚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