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水库南岸的青山环抱之中,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2023年,借着北京市“百千工程”的强劲东风,金叵罗村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农业收获与田园体验相融合、电商直播与乡野美食互匹配、新主体与农创客共促进。如今,它正从传统农业村蜕变为“轻奢微度假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金叵罗村三面环山,因村庄地貌形似“笸箩”、盛产谷子而得名。2023年,“百千工程”如春风化雨,为金叵罗村带来了政策、资金、人才等关键资源,成为村庄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党建引领下,村庄积极响应,着力构建生态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百千工程”搭建的平台,让金叵罗村成为吸引创客的“强磁场”,实现了以商引商,达成了创客与村民的融合与共赢。“百千工程”不仅为创客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还通过组织培训、交流活动,助力创客融入乡村,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大脑”。
前互联网从业者梁晴返乡后,将百年老宅改造成“老友季”花园民宿,并携手三位食品科学博士和金叵罗农民合作社一起将金叵罗小米研发出自主品牌——农伯博有机小米锅巴,还通过举办读书会、音乐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此后,更多创客慕名而来,如贵州六盘水的姐妹组成金樱谷花园团队,把荒芜的土地打造成一座英式花园。王婧、李一方等怀揣创业梦想的海归小姐妹与金叵罗农民合作社携手共建“飞鸟与鸣虫”生态农场,打造沉浸式农耕体验。甜品师刘甜恬开设“西口研食社”,用金叵罗小米研发出网红小米酥。
如今,五十余名城市创客组成“金叵罗11队”,与村民携手创业、共建乡村。在创客的带动下,首位返乡创业青年曹凌枫开了归谷咖啡培训体验馆,结合家乡特产小米,研发出招牌“小米澳白咖啡”,并开办咖啡培训班,同时还为周边咖啡馆供应亲手烘焙的咖啡豆。
在“百千工程”的支持下,金叵罗村形成“农文旅+全产业链”的多元新业态。在这里,农产品只是乡村体验的一部分,田野里的时光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百千工程”推动了金叵罗村多套精品民宿、生态农场、主题花园串联成“田园生活体验环”,并配套建设骑行绿道、乡村书社、星空露营地,形成“两日一夜”微度假目的地。金叵罗村各业态还分别举办“桃里桃气”游园会、放羊班、农耕研学营等活动,开发出20余款衍生品,让传统农产品成为时尚伴手礼。
生态画笔在金叵罗村挥洒出绚丽的水墨长卷。从2012年开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领村民对土壤进行统一管理、生态修复、坚持有机种植,打造金叵罗农场。村庄完成了污水管网改造,铺上了柏油路,建设了生态停车场,光秃秃的砖墙绘上了文艺彩绘,街巷点缀着艺术装置,颜值大幅提升,先后获评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密云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
村里环境变好了,吸引了更多城里人来村里创业、消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村文旅从业者达80余人,2023 年综合收入约20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共建“溪翁庄镇农旅片区”。
这两年,金叵罗村的村民们对“百千工程”带来的变化感受深刻。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创客带着村民在家门口干。在城市创客的各业态中,村里四五十岁的大姐们学会了制作罗马窑烤面包,李桂伶大姐在花园历练成专业园丁,65岁的大婶学会了做拉花咖啡。村民李大婶说:“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孙子,这日子比城里还滋润!”创客们纷纷表示:“‘百千工程’帮我们解决了用地、手续等难题,我们也教会了村民园艺、直播,这就是双向奔赴!”
金叵罗村的蜕变是“百千工程”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它让城市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了创客与村民的有机融合。未来,金叵罗村将继续依托“百千工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邱端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