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宁科贷’让创新研发如虎添翼!”在枸杞复合原浆生产车间,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起飞手持新产品介绍,其下属的宁夏特源特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获得300万元“宁科贷”支持,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得配套科研资金,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今年银川市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双轮驱动,助推本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激励为翼 驱动产业翱翔
枸杞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绵延千年。在宁夏银川,枸杞从传统的干果产品,逐渐发展为原浆、护肤品、保健品乃至文旅IP,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精深加工矩阵。这一蜕变不仅是产业升级的体现,更是政企携手、科技赋能、文化破圈的奋斗成果。枸杞产业以百亿产值撑起一方经济,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银川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全方位护航。2024年,银川市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1.2亿元,同比增长15.2%,是2019年产值的5倍。这一跃升的背后,是政府通过政策服务网络,为枸杞产业筑牢根基,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4年,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挂牌成立,并设立宁夏首个营商环境监测站,将宁夏杞里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纳入网格化管理,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同时,银川市还成立了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印发《2024年银川市现代枸杞产业工作要点》,明确“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12家责任单位协同作战,50项重点任务精准落地,为枸杞产业构建了完整的生态体系。交通银行、宁夏银行推出“枸杞贷”“如意红火贷”,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企业腾飞。
重商亲商 厚植发展根基
全国市场占有率22%,全国每5枚鸡蛋中1枚源自晓鸣雏鸡;2023年“非笼养鸡蛋”通过海关检疫进入香港高端市场;2021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蛋鸡第一股”;全国首家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认证的企业,疫病防控能力行业领先……凭借一枚小鸡蛋,历经数十年,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打拼出了大市场,成长为让宁夏人乃至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农业龙头企业。
除了金融产品的支持,银川市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中也为企业提供了精准服务,晓鸣农牧的蓬勃发展正是政企协同的最佳注脚。近年来,银川市通过《全力构建营商环境大格局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要素保障、服务质效、企业家成长四个维度推出15条29项具体举措,为企业搭建起轻装前行、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晓鸣股份依托自治区金融监管部门和证监局的指导,有效运用长周期低息无抵押回购贷款等金融工具,实现2025年1月营业收入同比激增139%,既展现出市场主体对经济回暖的积极预期,更凸显了政策协同发力的显著成效。同时,银川市政府通过立体化服务网络为企业保驾护航,不仅引导企业强化资本市场认知、完善治理结构,更通过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联合深交所专家团队多次开展上市辅导,为晓鸣农牧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全流程的专业支撑。
今年,在魏晓明听说自己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后难掩激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更是对晓鸣股份全体员工多年努力的肯定。”魏晓明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能让公司轻装上阵、阔步前进、绿色发展。特别是政府给予企业家较高的礼遇和尊重,让我们感到温暖和鼓舞,也增强了企业家在银川投资创业的信心和动力。”魏晓明说,作为本土企业,公司将继续以“做中国食品安全的贡献者”为目标,坚守蛋鸡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搭建良好的政企沟通桥梁,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诉求有回音、困难有帮手”,银川市还创新推出企业服务专厅、诉求直达等9项制度,为优秀企业家开展机场贵宾通道、景区畅游礼遇等15项礼遇服务。深化市领导联系重点民企及“千名干部包千企”机制,通过“现场办公+跟踪督办”模式,推动企业诉求高效化解。依托企业服务专线,全年受理诉求493件,专厅提供帮办代办服务4557件次;推动宁夏企业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App等互联互通,实现192件诉求全量归集、智能转办。
从一枚鸡蛋到一颗枸杞,银川民营经济正以创新为刃破局市场。晓鸣农牧坚守主业延伸链条,沃福百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百瑞源、杞里香等品牌从本土走向世界。在金融活水与营商沃土的双重滋养下,银川民营经济正破浪前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