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联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儋州市举办以“机械化保障热带作物稳定供给”为主题的全国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培训班。全国热作主产省份农机管理部门代表和农机鉴定推广机构技术人员、海南省有关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农机人员、国内热作机械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周边农户等近200人参加了培训班。
热带作物是我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天然橡胶、香蕉、菠萝、芒果、木薯、咖啡、甘蔗等丰富品类,近年来,在产业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驱动下,2023年主要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402.9万亩,产量4002.8万吨。由于热带作物多分布于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区域,且种植模式多样、农艺要求特殊,传统机械难以适应,导致耕整地、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率长期偏低,如天然橡胶,其割胶环节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菠萝、木薯等作物的种植和采收环节依赖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热带作物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培训班以推进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富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通过机具作业演示、应用场景观摩和专家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天然橡胶、菠萝、木薯、甘蔗等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一批热作农机装备补短板成果。在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和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30余台套机具进行了耕整地、种植移栽、收获、转运、植保等作业演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邓干然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中心杨本鹏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区颖刚教授、海南大学张喜瑞教授等分别从菠萝、木薯、甘蔗、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生产现状与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开展了木薯收获机、割胶机鉴定检测技术交流。
培训班提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省级农机人员热作机械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能力,推进产学研推紧密结合,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加快热作生产机械化步伐,推动热作产业健康发展。全国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认真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履职尽责筑牢热带作物机械化发展根基;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与协作,研产推用一体加快热作生产农机装备补齐短板;要加强知识更新和技术学习,拥抱科技勇于创新,打造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信息化”新范式,培育热带作物机械化新质生产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