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邢台市南和区的宠物食品产业园内,邢台市伊萨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萨公司)新投产的肉粉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全速运转。在相关设备及技术的支持下,其鲜肉添加率已跃升至50%以上。总经理王玉涛感慨地说:“500万元的‘宠物贷’让高端生产线成功落地,感谢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在宁晋全缆电缆公司的厂房里,技术负责人颜希维看着雪花般的订单说道:“农商银行发放的900万元增信贷款让企业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一组镜头的背后,是河北省联社邢台审计中心积极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生动实践。该行动以激活农信资金池为核心,通过“两新”创建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邢台农信精准把握地方经济特色与产业布局特点,把金融资源精准引向全市44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辖走访企业超24.6万家,创建信用微企550家、信用微企园区3个,授信73.64亿元,用信68.39亿元,为“太行泉城”的产业强市战略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聚焦产业沃土:44颗明珠闪耀冀南
邢台市西倚太行、东接齐鲁,这座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冀南枢纽城市,以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引擎,正在加速向现代化产业强市迈进。当地44个特色产业集群就像繁星一样点缀在邢襄大地上。
邢台市南和区作为“中国宠物食品之乡”,全国每10袋宠物粮中就有6袋产自这里。这里拥有1万余家经营主体,创造了189亿元的年产值。
宁晋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有生产及配套企业2300余家。2024年,当地电线电缆产业营收达688.9亿元,以28.9%的增速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2025年,邢台市工信局、邢台市发改委与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分行联合出台了《2025年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十条措施》以及《邢台市金融赋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若干措施》,邢台农信系统凭借530个城乡网点深入基层的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金融主力军。
深耕特色产业:三链融合的金融实践
宁晋技术突围——电缆升级与乡村新业态
在全缆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防火电缆等产品,正从轰鸣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该公司技术总监颜希维兴奋地介绍道:“我们公司的产品凭借明显的技术优势,销往江浙沪、四川、安徽等地。农商银行增信的900万元‘电缆贷’为企业技术升级和增产扩容提供了重要支撑。”除此之外,宁晋农商银行以45.13亿元的集群贷款支持当地电缆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产业营收持续增长。
在岳家庄村的鸵鸟养殖场里,主播王龙涛正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展示着299元一只的鸵鸟幼鸟和88元一颗的鸵鸟蛋,并高兴地说道:“今日订单又实现了新突破”。
5年前,王龙涛还是一名打工仔。偶然的契机下,他萌生了通过饲养鸵鸟致富的想法。于是,他选择回到家乡,在自家田地里开辟场地,并养了10只鸵鸟。经过持续繁育,现如今,他的鸵鸟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了500只。除此之外,他还养殖了2000多只鸡、1000多只鹅。
2021年,宁晋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服务,为王龙涛发放了20万元贷款。此后,该行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其扩大养殖场地和养殖规模。2024年底,该行再次发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支持他开展鸵鸟孵化、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为通过生态养殖打造乡村振兴“活名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南和产业跃升——从宠物粮到智慧农业的跨越
在南和区宠物食品产业园区,伊萨公司生产线上肉粉散发着鲜香,这印证着产业升级的步伐。总经理王玉涛指着出口订单介绍说:“500万的‘宠物贷’让高端湿粮快速走进大众视野。”南和农商银行通过“生亿兴龙计划”对宠物企业进行批量授信,宠物行业贷款余额达4.01亿元,助力支撑起全国60%的宠物粮产能。
38岁的张兵壮在设施蔬菜产业园书写着自己的“番茄传奇”。南和农商银行500万元的设备贷款到账后,他的矮生番茄盆栽、瀑布番茄育苗网络销售量达10万单、共计50万株,带动百位农民每月增收3000元。这位劳动模范滑动着手机银行APP界面,感慨地说道:“农信社给了我们创业者很大的底气。”
临城循环新篇——绿色农业的金融纽带
在挟泉村的下沉式鸡舍中,退伍军人郝海成轻轻触碰按钮,富硒饲料就通过管道精准输送到了鸡舍中。他说:“农商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让我得以改良鸡场设计、创新补硒技术、优化饲料选择与配比。现如今,我饲养的鸡生产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除此之外,临城农商银行还同步支持河北嘉悦牧业发展有限公司500万元的扩建项目,串联起“饲料种植—生态养殖—有机肥生产”的闭环产业链。截至目前,该行通过2400万元专项贷款推动10余家农场升级,让蛋鸡产业孕育出循环经济生态圈。
强化金融创新:精准“灌溉”的农信方案
机制创新,织密产业服务网
邢台农信构建了“领导班子+机关部室+基层网点”三级联动机制来攻克融资壁垒。在顶层协同方面,邢台农信联合地方政府出台“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细则,并由18家县(区市)政府领导担任行动组长。在数据贯通方面,邢台农信与发改、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对接,成功获取12.73万家企业清单,并主动开展走访对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在“政银企”协同合作方面,邢台审计中心成功承办了邢台市政府召开的以“汇聚合力 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政银企”对接会,并推动全辖累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89场,覆盖市县乡各层级;参加企业2187家,达成授信意向449家,授信金额7.6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农信能量。
产品创新,“一业一品”打造“金融铠甲”
邢台农信深入挖掘产业链特性,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南和农商银行创新开发“宠物贷”,并实现快速审批发放;宁晋农商银行打造的“电缆贷”,创新技术专利评估增信;临城农商银行创新的“枣享贷”,切实做到了免担保、随借随还。同时,邢台农信还根据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推出了“羊绒贷”“轴承贷”等70余款产业专属产品,护航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破浪前行。
服务创新,从三尺柜台走进千企万户
临城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背着移动终端设备,走进郝海成的鸡舍现场办理贷款业务;宁晋农商银行针对特色产业企业开展全面走访,把融资难题解决在客户“家门口”。张兵壮在大棚里通过扫码办理贷款,资金快速到账已经成为常态,他感叹道:“过去等贷款就像等春雨,现在送贷款就像送阳光!”自“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开展以来,全辖5000余名干部员工心怀赤诚、脚踏热土,对20余万家企业开展走访,成功将千亿元金融“活水”送进千企万户。
站在“太行泉城”建设的新起点上,邢台农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各项存款规模突破2600亿元,服务地方经济“蓄水池”进一步做大;贷款规模1782亿元,地方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减费让利超亿元,惠及万千企业。
当富硒鸡蛋装上快递车运往全国各地,防火电缆应用在国家重点工程,番茄盆栽在直播间被瞬间抢购一空,邢襄大地的产业脉搏,正随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