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1年5月,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新一批驻村工作队员从老队员手中接过“接力棒”,以“扎根乡村、奉献青春”驻村精神为动力,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新战场,接续在楚雄市东华镇路上村这片热土上阔步前行。
正在进行工程施工。
九层高塔,起于垒土。四年来,驻村工作队秉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信念扎根山村,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在产业发展、人才教育、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1400多个日夜里,从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到精准施策排忧解难,驻村工作队不断拓展帮扶工作的深度与广度,这份跨越时空的坚守与接力,让帮扶成果惠及路上村14个村民小组1126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村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增收”
路上村党总支书记李金保:“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连续四年来,村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驻村以来,抓产业、强经济成为驻村工作队的重要任务。“楚雄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邀请云南农业大学专家进村实地调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等因素,最终确定将路上村打造成为楚雄市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思路。”路上村党总支书记李金保回忆道。基于此,2021年下半年,在楚雄卷烟厂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路上村开始发展种植中草药百部。而今,百部已进入成熟采收期。
“今年是我种植百部的第三个年头,眼下百部已进入成熟采收期,我今年单是采摘的43公斤百部种子就卖了16430元。作为药材部分的百部根,我已经卖给了中药材加工厂,收入16万元,收益相当可观。”路上村中草药种植户李光生高兴地说。
经过四年的努力,在驻村工作队强有力的帮扶下,路上村产业逐渐发展壮大,2000平方米中药材育苗大棚生机勃勃,百部种植面积已达200余亩,生态“咪哒鸡”年养殖4000多只,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四年超过十多万元。
奔向美好生活。
“我们将完善产业链,结合中草药基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打造中草药初加工产业,让中草药产业成为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新动能。”李金保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村民小组长李万应:“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村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整治、村组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楚雄卷烟厂自进驻路上村以来,就把路上村老百姓的心声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
路上村从海拔1200米至2200多米,行政区域面积47.1平方公里,涵盖14个自然村。面对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没有退缩。
在村民们的协助和配合下,在工厂的大力帮扶下,路上村14个村民小组先后完成了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共计安装太阳能路灯290盏、硬化道路3.7公里,整村污水管道建设同步完工,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四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多万元。
为了让村庄的美实实在在,驻村工作队与路上村“两委”干部一起进村入户,从环境靓、生态美、风气好等方面入手,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得昔日的“土村子”旧貌换新颜,示范村、示范户、美丽庭院不断涌现,让村庄“面子”更靓丽、“里子”更有质量。
告别脏乱差、拥抱洁净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村推进,使得路上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昔日的臭水塘、旧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塘、卫生间。如今的路上村,蓝天白云下,只见花红柳绿,道路两旁的常青苗木绿意葱葱,盏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小菜园一片片生机盎然。“处处是风景、村村有特色”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路上村各村民小组徐徐铺展。
“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平:“我们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富不富靠思路、强不强看党员。”楚雄卷烟厂驻路上村第一书记李建平说。驻村工作队深刻认识到,农业产业要做好做强、走稳走好,必须沉下去听、静下心学、走出去看,通过“因地制宜、长短互补、渐进发展”的原则,鼓励引导路上村14个村民小组以党建联建带动抱团发展,在特色农产品开发、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百部喜获丰收。
多年来,路上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发展思路,立足中草药种植、绿米辣种植、“咪哒鸡”养殖等产业,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1400多个日夜,驻村工作队员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换取信任,不仅为路上村注入了澎湃的动力,更让点点滴滴的帮扶故事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最为动人的音符。
“这是基础设施跨越升级的四年,这是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的四年,这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四年。我们要让‘只要勤劳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深入每一位村民的心,让他们都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李建平说。
初心如磐、青山为证。如今的路上村,产业筋骨愈发强健、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书写实干兴邦的时代答卷。
作者:刘世鸿 文/图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