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阳东 白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以前村里红白事大办酒席,造成了铺张浪费,而且大家攀比成风,让人压力很大。现在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近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留庄镇毛绳村,谈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近年来,确山县通过强化群众自治,创新治理载体,选树身边榜样,弘扬孝善文化,加强理论宣讲,丰富文化供给,有效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强化群众自治,创新治理载体。各镇(街道)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行政村(社区)完善群众自治组织章程,将彩礼标准、婚丧期限、宴席规模等倡导性内容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组建红白事宜劝导队200多个,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措施的制定者、参与者和执行者。同时,因地制宜创新治理制度或载体。在盘龙街道,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好人”张大生,“驻马店好人”姚金华成立“好人调解团”,每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双河镇探索推行《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办法》,让文明有了“度量”和“回报”,近10家商超成为积分兑换的“幸福驿站”。
选树身边榜样,弘扬孝善文化。评选出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先进典型1600余人,用身边事教育、带动身边人。双河镇打造“智志双扶暨孝善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品牌,举办“孝善典型”“乡村光荣榜”等评选活动,让2200余名孝善典型登上荣耀舞台,348处光荣榜成为乡风文明的生动注脚。同时,在石滚河镇何大庙村、瓦岗镇芦庄村、刘店镇李楼村等地开展长桌宴等活动25场次,村民们围坐一起观看文艺节目,接受上门义诊,分享美食,营造了和谐友善的浓厚氛围。
加强理论宣讲,丰富文化供给。确山县委宣讲团精心组建26支宣讲小分队,奔赴各镇(街道)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等主题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150场次。由“百姓名嘴”、“好人宣讲团”团员等200余人组成的“文明轻骑兵”,活跃在田间地头,用方言土语讲述文明故事。举办“惠民文化节”系列活动,累计送戏下乡13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优势,组建3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爱心帮扶、民俗展演、全民健身等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成功培育出“孝善文化+”“关爱老兵”“提琴乡音”等20多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